第二百四十三章 乱事正炽[第1页/共3页]
平舆城的百官与何逸闻讯大惊,虽知韩氏于数年来常施恩于中原之地,但也获咎了大部的世族朱门。想来轻贱短视的百姓固然记念其恩,但无豪杰之士的统领,决难成事。
只是如此一来,孙策于吴郡中的民气大失,也被会稽太守王朗所惧。王朗因而转而投奔袁术,与袁军合攻孙策。孙策左抵右挡不住,一起向西南败退。最后逃入了会稽群山当中,又被山越人所袭。比及再度出山之时,雄师只剩戋戋千余人了。
正巧刘繇威惧东郡的韩氏十万雄师,不敢在兖州之地多留。闻诏后欣然领命,留山阳郡钜野人李典为校尉,领兵数千守兖州,自领三万雄师望汝南奔来。
听闻西南部的庐陵令朱宁也不差,从最后召降了鄱阳贼彭虎后,大破建昌贼翻仁,并召降了鄱阳山越人数千户,充分为兵,兵马也在万人摆布,并且战力更精。
比及吴郡之时,孙策建言陈瑀结合吴郡的山越人严白虎与会稽太守王朗共抗袁术。陈瑀从其言,各军分数路打击袁军,或据险而守。孙策破得袁军小部数次,兵力又增至7、八千人,因功被陈瑀表为吴郡都尉。
但是战果是喜人的,遍及豫章大半郡县的豫章贼周凤,扬州黄巾余党陈败、万秉诸贼大部皆被周瑜所破,兵力也从最后的三千人马到现在的八千人。
十仲春十五日,韩易子韩斌,年方十一岁的黄口小儿,于鲷阳城建立义旗。并自称将军,以吕蒙为校尉,号令天下义士会合鲷阳,征讨平舆城无义的何逸,兼甘心助乱的朝庭百官。一时之间,草泽义士云集。至年关之时,鲷阳一地竟聚齐了三万之众。
周瑜说道:“无妨,我这有五千新得之兵,尚未上报给豫章邱太守晓得,可借与大兄一用。”
孙策之势为吴郡太守陈瑀所忌,但袁术的打击迫在眉结,却也不好过内部操戈。陈瑀只得任命孙策为别部司马,附属于吴郡都尉许贡麾下,防备袁术军。
豫章郡南城县,改过任县令周瑜上任以来已有三月的时候。这三月来,除了最后一月是在清算县事以外,另两月时候都在挞伐贼人中度过。
只要百官扶助何逸下台以后,迎回弘农王为帝,在为政上稍稍施恩于百姓。等过上一年半载,便可将韩氏于中原的影响力完整抹除。不想竟有戋戋的韩氏庶子于鲷阳城竖旗抵挡,真是岂有此理。
时有谯郡的曹氏、夏侯氏族人闻知大喜,聚宗族之兵千余人,欲请曹昂为将,投奔刘繇。曹昂以父亲曹操身在河北为敌,韩氏却没有苛待曹氏、夏侯氏,是以不便落井下石,因而不该。两族中人无法,只得以曹休为将,夏侯杰、夏侯恩为辅,投奔刘繇。
孙策大喜,说道:“公瑾之言甚是,我父在荆南声望极高,我若前去,必得荆南人氏的欢迎。不过我军兵少,去了荆南只怕镇服不了歹人,恐遭刘表军所攻也。”
周瑜长叹一声,只得临时抛开了邪念,领兵前去围歼。不料方才埋伏起来,就见一面褴褛的孙字大旗呈现在视野当中。周瑜一惊,细心一打量,顿时猜到此队人马非是会稽山越人,而是月火线才被袁术雄师败北,逃入南部深山当中的孙策一军余部。
何逸帮解释道:“杨太尉莫要藐视这黄口小儿,韩斌此子的确人如其名,文武双全,并且少大哥成,十清楚智。我家往年有事不能决择之时,就数次咨询过他的定见,每有所中。若非其母是我何氏之妇,说不定他将是韩易最为优良的担当人。如有他担当韩氏之业,当可保我何氏数十年的繁华也。吾亦用不了从了你等之意,夺韩氏之基以自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