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袁韩起兵[第2页/共3页]
田丰亦叫道:“韩易贼子固然势大,但其四周戍守,兵力不齐。我军虽弱,但除常山一处外,无需留兵困守。我军却尽尽力南下,只敌韩易贼子的半数之军。胜算在我。还望主公定夺。”
只可惜现在事与愿违,二人分属于南北两军的一方大将,现在更要对阵疆场,实在叫人百味杂陈。二人皆知对方在其主公的眼中,颇受重用,也不相劝,只能当场大战了起来。倒是主将之间的单人大战。
袁绍忙说道:“淳于不成无礼,孟德的治国之能,就连我都深感佩服。世人皆有其所长之处,你怎能够已之长,说人之短呢。”又劝说曹操道:“此番我军倾巢而出,这邺城与天子就奉求孟德帮手照看了。”
沮授、田丰叹道:“大将军所信重者,除了淳于琼以外,别无别人。何况有审正南为其智囊,我军当无大碍也。”
韩易再与世人商讨,新开设数个衙门,有学事、商事、工事、预兵、门路、水利、植亩、驿站、税收等等,将官吏的职务进一步细分,这才勉强的置下新投之人才。
许攸、郭图、逢纪、审配、辛评、淳于琼之辈尽皆劝说袁绍定夺。袁绍意气风发的叫道:“好好好,我军高低万众一心,其心可用,此战必能大败韩易小儿。传我将令,左路军以张颌为大将,统兵三万,敌东郡高览。右路军左颜良为大将,统兵三万,敌河内文丑。巨鹿以鞠义为大将,统兵三万,以防常山贼。我自引雄师十万南下黎阳,敌韩易。”
中路军以韩易为主,拥兵八万,将以车腊为前锋,周戈、邓当、祝臂、许定、杨恪等统兵三万先渡黄河至黎阳,攻魏郡,略巨鹿、中山。三路兵以文丑、车腊、高览三部先发,韩易还要比及八月秋收以后才气成行。
冀州曾为天下第一州,自黄巾之乱后,最早安定。加上以后的数任刺史与诸位太守皆是良吏,故而答复最快。在袁绍亲掌冀州之时,冀州另有户八十五万,丁口五百余万。只是渤海与常山一向不在手中,以是实际只要四百万口摆布。
只是此文一出,立让天下各地的寒士、百姓,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有长进之心的前来相投。即使因故而不能前来的,也甚是心慕韩易,恨不得韩易当即挥师攻来。
虽说是十四万雄师北伐,但实在是三十万雄师尽皆有警,以是担搁时久。动静传至邺城以后,袁绍大惊,不想韩易还是勇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起首来攻了。忙召来麾下文武并曹操前来商讨。
而其他处所,泰山一线以车靖为主将,钟缙、何曼、廖化等将统兵两万主防备青州。沛国一线以太史慈为主将,李通、王忠、赵稚长等将统兵两万防备不稳的吕布。
左路军以文丑为主将,田棕、刘何、高雅、荀正、张奋等统兵三万,出河东,攻河内,略魏郡、赵国。右路军以高览为主将,王当、李封、薛兰、龚都、何曼等统兵三万出东郡,攻清河,略安平、河间。
“昔陈涉有言,‘贵爵将相宁有种乎’。此言既出,顿让高祖等辈于秦末抖擞,一举成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子叔也可与我作文一篇,笔墨尽量浅白,主如果写与寒士与百姓所见。袁绍只争世族之心,我要与他争一争寒士与百姓之心。”
高览用兵以狠、准著称,只要看准敌之亏弱处,必定一击至命。只是自从十年前,于巨鹿夜战张牛角部以后,就一向未能再度阐扬其能了。包含二次的胡虏之战,也是成齐、文丑、车腊、乃至是汪洋颇受重用。现在好不轻易被韩易任为一起主将,高览于暗中发誓,必叫袁军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