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汉帝之威[第1页/共3页]
起首,汉帝下诏,年后正式改元建安。拜袁绍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总领天下表里诸军事。拜曹操为司空,沮授为尚书令,田丰为御史中丞,总摄政事。袁绍部下的其他文武大臣,亦皆有任用。
最后升任韩易为司徒,平舆侯,食邑一万五千户。还命韩易护送伏皇后、百官入邺,并留在邺城辅政。特升任陈国相韩馥为豫州牧,办理韩易拜别后的豫州事物。
“那么只剩下占有兖州东郡与济阴郡的吕布,及徐州的陶谦二处了。陶谦老弱,即使虔诚汉室,可与袁绍的间隔过远,而自已却近在天涯,只怕不会较着的反对自已。那就只剩吕布一方为不安宁的身分了。以吕布的善变习性,在自已决斗之时反戈一击,也不是不成能之事。东郡、济阴的位置太太首要,不能留他。”
而益州方面,因新任益州牧刘璋与一样新任的蜀郡太守荀攸大打脱手,汉帝特命报酬之媾和,刘璋与荀攸亦上书支撑汉帝。徐州的陶谦听闻汉帝征召韩易入朝辅政的圣旨后,态度亦变得含混起来。
韩易当即叫道:“传令袁涣出使兖州吕布处,请他改任平东将军、徐州牧,请陈宫改任东海太守,张邈改任彭城相,高顺为下邳相,张辽为琅邪太守。陈国相韩馥升为兖州牧,诸葛玄改任济阴太守,原东海太守刘馗改任陈国相,太史慈任沛相,李通任鲁相,王当任东郡太守,田棕任河内太守……”
又升任并州刺史张杨为建威将军,狼孟侯,领并州牧,驻军雁门,以防河西鲜卑。升任青州刺史孔融为少府,升任青州别驾刘备为建威将军,胶东乡侯,领青州牧,命征讨青州黄巾。为升任兖州刺史吕布为镇北将军,加邑三千户,领兖州牧。
公孙瓒不敢再度攻打冀州了,吕布与张杨也变得态度不明起来。就连麾下文武,也没了最后时的气势昂扬,以为这个天下指日可定。本来是韩易三面包夹袁绍之势,不想汉帝方才一动手,反让韩易变得伶仃无援起来。更有能够成为下一个董卓之势,恐将被天下人围攻矣。
艾科清了清嗓子,说道:“下策为武策,主公所据之辖地不小,人丁更过千万之众,可谓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主公大可冒姓先秦时的姬氏韩姓子孙,自主为帝,组建大韩一朝,封赏百官,并以武力征服天下。”
邯郸淳的一文,即尽嘲笑、调侃之能事,也不泛诙谐风趣之语句。非袁绍方之人见了,喜笑乐见,朗朗上口,大家能诵。真袁绍方之人见了,只觉惭愧的无地自容,抬不开端来。
韩易这才回过神来,问道:“哦?不知另有何计?”
韩易思道:我若与袁绍决斗,这四方权势就不得不预作考量。袁术江东不决,又有邱瑞在旁管束,彼不敢转动。荆州刘表有成齐守在南阳之地,刘表有所行动,也会有些顾忌,必定行动不大。西凉的韩遂、马腾客岁新败,只怕行动也不大,实在不可,令汪洋京兆也罢。”
韩易沉闷的坐在征东将军府的政厅当中,麾下的上百文武亦沉闷的坐在厅中不语。袁绍假借汉帝之手大封官爵,世人虽知朝庭大权皆在袁绍,但是仍然不得不听。
艾科出列禀道:“主公,为今之计,能供我方挑选之法未几。昨夜我与乐子才、鲍吉昌商讨后,共得三计,还请主公考虑。”
“袁绍如果不从,主公就与袁绍于邺城之下,决斗一场。速战持久,以一战定下胜负。此时其他各方权势未知胜负如何,必定不敢插手此中,以我军之势,袁绍军当可一鼓灭之。到时的汉帝,不管是迎立还是罢废,全凭主公一言而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