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沉浮记》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兵止大谷[第2页/共3页]

韩易一方的坐上马耐力稍强,早一步退回了营地,朱勉只能领兵立在寨外指寨痛骂不止。韩易自小听骂听多了,倒还无谓。却惹火了余化的副将,骑军司马太史慈来。

余化听后眉头大皱,说道:“主公屯田只是做给众军士看的,让他们心有筹办。但是我军多有降卒,他们的家眷多在四方,民气不在此处,一时还无妨事,久后必定生变。而我军的家眷又多在汝南,如若汝南告破,袁术军持家眷来挟,数万雄师只怕刹时分崩离析。攻关之事,还需尽快才是。”

大谷关有三面关墙,面向颍川郡的一面最狭险,面向缑氏县与轩辕关的一面及面向伊阙关的一面相对较平阔。其他两关也差未几,都是南面狭险,北面平阔。

韩易领着余化、李封、薜兰三将及数骑至大谷关前察看城防。大谷关关墙高六丈,以城楼为基,南长七十步,北长六十步。关墙之上站满了袁军的士卒,弓弩擂石样样俱全,直叫人看着头皮发麻。

朱勉不答,举刀恶狠狠的斩来,韩易没有长兵,不敢与斗,余化仓猝挺矛相救,叫道:“主公速走。”

韩易见朱勉麾上马队逼近,只得打马就走,余化与朱勉战不数合,虚刺一矛后,也乘机就走。朱勉不舍,死命的追逐,只在余化的身影以后弄刀。

朱勉早就瞧见了余化的行动,那里不防,就在余化放箭之时,大喝一声取剑狠狠的抛去。余化见了,一时着慌,弓箭坠地,急闪时,肩胛中剑,顿时负痛而走。

李封与薜兰二将急拉太史慈走,留下韩易一人深思不语。

李封叹道:“主公,关中有一万袁军,防备如此。我军想要破关而入,没有3、四万人的死伤,几近不成超出啊。”

韩易问道:“大谷关守将是何人?”

韩易点点头,袁术一军的调集速率太快,麾下将领多是四方的良家子、名流、宗族军人等,加上向来没有与之对阵过。就算是知其名,也不会知其人。如果鲍鸿在此,他或者晓得一些,只可惜他被袁术扣压了。

韩易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守将脾气沉稳,没有掌控毫不放箭,是个难缠的家伙。看来还需遣使体味一番其他两关的守将才行,再作主次之分来。三关只要破开一关,则活路大开矣。”

连续半月的时候,攻守方只是对坐静战,只要时不时的朱勉、太史慈的斗将,才有一点的意味。就在韩易没法,为大谷关而烦恼之际,屯田之兵俄然生乱,在闻讯赶至高览弹压之下,乱事终平。

二将大惊,连连说道:“本来如此,看来攻关的确要尽快才是。只是汝南虽有车老将军在,亦有王当的一万辅兵,他们能守汝南多久?另有颍川,颍川是我军的首要退路,也只要王棕的五千辅兵,他又能守多久?”

韩易听得那将的声音颇熟,打马而回之际急转头视之,只见那将长马红马,威风凌凌,器宇轩昂,面庞刚正,不怒而自威。韩易不由浑身一震,竟是数年不见的妻弟朱勉,不,是前妻弟。只看他自领大谷关守将之职,当可晓得其对自已的恨意远远未消。

“报主公,大谷关上的将旗写的朱姓,确不知守将是谁。”

余化见朱勉追之甚急,离营却另稀有里之地,赶紧取弓搭箭,筹办翻身背射。临射之际,又恐伤了朱勉,惹得韩易不喜,因而向朱勉的座马射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