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汉都雒阳[第1页/共3页]
但是袁氏虽强,但在名声上却不如杨氏清贵,另有与寺人交友的传闻在外,在颠末两次的党锢之祸后,朝野以外的未仕士人对袁氏彼有腹诽。在汉帝的信重方面,袁氏也是不如杨氏的。
第二日,南北二军诸将神清气爽的上路了,韩易也面带浅笑的挨个问侯。鲍鸿荡笑的问道:“昨夜俄然不见了明远,是否在他处碰到了好货品,也不奉告哥哥一声。”
就连方才出任大将军一职一年时候的何进,也曾费了很多的工夫,方才拜在前太尉杨赐的门下,成为杨氏的弟后辈子,并引觉得荣,可见杨氏之名了。
朱儁固然始终没有对人提起过,但动静还是奇特的传播开来。朱雋而后的官运便一帆风顺,直到当任此时的镇贼中郎将一职。【零↑九△小↓說△網】此次回京,只怕他的官职还会再度高升吧。
韩易苦笑道:“老哥此法虽好,却分歧我用。我在汝南时,常听袁氏后辈有豪华之风。听老哥之言,这袁公路爱好财帛,其豪华之风只怕更盛,小弟我却家无余财,走不进袁公路的门径啊。”
鲍鸿感喟的说道:“本来哥哥我还觉得你想入南北二军为军候,又或者是一大县的县令之职,不想只是戋戋边郡的三百石县尉之职,你也太没出息了。这县尉之职,有我的表奏,你都能够获得了,底子用不着求着袁公路。算了,同是三百石,我跟袁公路说说,给你个三百石的县长吧。文官如何也比武官强一些。”
韩易叹道:“小弟能有何要求,以小弟的家世,能得一边郡县尉之职,便非常满足了。”
鲍鸿奇道:“哦?有何要事竟然放不开,就连美人都不能给你解烦?”
熹平二年,尹端征剿许昭得胜,被州刺史举奏,应问斩刑。朱儁悄悄到京师,破钞数百金,打通主持章奏的朝庭官员,把刺史的奏章加以窜改,因而尹端才得及输作左校。尹端见罪恶减轻,大喜,但心中迷惑,不知为何得减罪恶。
韩易晓得朱雋在少年时,父亲就归天了,他母亲曾经以贩买缯为家业,朱儁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其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很恭敬他。但他的财帛来源,却满是其母亲所赚,算来,朱雋这孝子韩易还真不能打心底里认同。
众护从连连点头,心中更策画着,在雒阳城的这段日子里,要不要出去勾引几个良家妇人玩乐玩乐。此时的风俗宽松,少女失贞,孀妇再嫁都属平常,只要达官朱紫家中的女人,才稍稍收敛一些,但也经常传出偷情之事。众护从心有此念,实属平常。就算是韩易,也是心中躁动不安。
鲍鸿有些诧异不信的问道:“只是边郡县尉就行?”
鲍鸿的私邸位于内城城南,周遭不过千步,共分三进,可供百人之居,竟然要破钞五百万钱之多。若非鲍鸿身为南军的校尉,想要在内城购得一处寓所,还不成能办到呢。雒阳城果然是寸土寸金啊。
不过此二家有不异,也有分歧之处。袁氏对于天下的贤愚贪廉来者不拒,是以袁氏的权势在朝中最强。杨氏对自家的名声极其看重,不是名声较好的人才,毫不采取,是以杨氏的阵容较弱。
朝易笑道:“那里有甚么好货,只是心中有事,有些放不开罢了。”
韩易问道:“小弟在汝南的功劳全都让与了先恩主龚文昭公,只要南阳宛城一战的些许微功,能够提及。北上常山可说是空跑一趟,实在不知自已前去雒阳城,能得何种封赏?既然无功求赏,不如不去为妙。”
要说朝中的权势,此中以汝南的袁氏与弘农的杨氏为主,其他大大小小十余家为辅。袁、杨二家皆是四世三公,弟子故吏遍天下,自家的名誉在朝野也是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