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行卷[第3页/共3页]
行卷是自唐以来的科举文明,读书人要将常日对劲的诗赋在考前献给主考官,混个眼熟。
“啊?”
而在录试之前,他们还要写上十篇公卷。
村口是一条大道,直通往县城,上面都撒过了黄土,门路摆布则是两排的桑树,而一辆两轮两辕盖着帷幕的篷车正停在村口的大道上。
如果行卷文章能获得县令赏识,可先一步获得通榜的资格,如果不可,则还是要回到测验上。
“不可,我本日非要出来……就是爬我也爬出来。”
临行时郭学究交代二人到了陈坞村就找里正,他都已包办理过了。
郭林不问还好,一问那老农当即破口痛骂道:“也不知哪个贼厮鸟,半路将令君给劫了道……”
看畴昔县令不过三十许人,他一面苗员外与苗大郎热忱相谈,一面则似闲庭信步般走着。
那么题目来了。
郭林找了一个老农问道:“老夫,听闻本日令君来乡巡查,不知何时才来?”
那老农说话含混不清,二人也问了半天话才明白情由。
而到了宋朝,有了糊名之制。开初除了省试有糊名外,解试还是不糊名的,天圣年后连解试也糊名,如此科举民风才好了很多,不再抢破头了去行卷想着走门路通枢纽,于豪门读书人而言才垂垂有了公允可言。
章越托着郭林勉强对苗三娘一笑道:“师妹好久不见了,我们要面见令君,这几小我不肯,师兄非要闯出来,瞧我这不拉着师兄么?”
“为何苗员外宁肯获咎一个村的人,也要将令君截在他那!”
郭林听章越这么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现在蓦地却闹了个大红脸背过身道:“师弟,我们他日再来吧……”
间隔数今后再送几篇文章,则称为温卷。
明显县令已经入村了。
章越心道,苗员外若真在县令那有门路,也不会使挖断桥如许下三滥手腕了。
至于章越则兴趣寡淡,首要还是后代的对八股文的成见,令他对于八股文实在没甚么兴趣。并且通过行卷来投机,实在机遇不大。诗文词赋另有人看,但大义在宋朝真没甚么人看。
郭林和章越闻言都是笑了。
“大师兄,章师兄你们在这何为么呢?”
章越心道,这就水浒传了?
当即苗三娘带路,章越与郭林二人跟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