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氏族学[第3页/共3页]
老者伸手一止道:“常日佣书几钱?”
章氏族学建于南峰,山上本有一寺。章得象在未发解前,曾于寺中读书,各位宰相时将此寺改作家庙。按宋律官员能够奏请天子为先祖设祠院,但唯有在朝才可将祠院设在寺观中。
五代乱世时,藩镇相互攻伐。章仔钧为闽国大将,屯兵浦城,镇守入闽流派之地三十年,屡败南唐来犯。
章越和郭林一并提笔点墨看向这名门生。
对方向二人道:“范文正公的《南京书院落款记》可会?”
章越一怔。
另一名门生道:“子平,南坡那边的学田要清丈了,学田东南西北的四至总要有人来算,这少年既说会算经,不如一试好了。”
章氏族学称昼锦堂正建于南峰山上。昼锦二字与锦衣夜行互为反义词。无独占偶,韩崎也有一座昼锦堂,欧阳修还为此写了一篇《昼锦堂记》。
“那此子定作两个钱,随便拿些文稿给他就是。”老者叮咛道。
章越与郭林二人起了个大早,学究浑家给他们煮了两碗山菜粥。
老者摇了点头:“就算你不要钱,但抄来不能看,也是华侈笔墨。”
在梦中章越来至一山净水秀之处,恰是那日老者托梦的处所。眼下此处空旷无人,唯有鸟鸣声,一旁则是绿树成荫,初阳斜照。
二人再来至一偏堂。
不过这句‘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读来真是有澎湃浩大之气。再想想范仲淹的为人,与他的为官一样,都是能够超越千古的。
想到这里,章越已是写完。
别的说一下与章得象同朝为臣的范仲淹。范仲淹幼年家贫,为官以后还是糊口简朴至极。范仲淹却买了一千亩地拿来建作义庄,扶养贫困的族人。
“但是……”
“班固曾言‘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砚?’但是若非幼年佣书为生,今后怎遂青云志?”
“师兄,你为何连我普通活力?”
老者先看郭林的字点点头道了句‘尚可’,
庆积年间,章得象与富弼、韩琦同在枢辅。富,韩二人皆少年在朝,颇务兴作。章得象位丞相,整天沉默,不劝一句。
然后门子引着二人走至堂左。二人沿途但见树荫,廊间,石墩间或有男人持卷朗读,也有人在投壶,乃至射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