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结局)[第1页/共2页]
谢慎趋步走近,在谢迁的表示下坐在了他的身边。”
“公子且稍等,小的这便前去通报。”
屏风上书有‘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八字。
“哈哈,三两胡妄之语,多少癫狂之言,如果能对四明帮手陛下有所裨益那便值得了。”
ps:感激书友轻风清韵的100币打赏~
谢慎大为惊奇,谢迁的身子这么健朗了吗?竟然能够亲身采茶炒茶了?
谢慎苦笑道:“有木斋公和西涯公在时还不感觉甚么,现在千钧重担压在晚生肩头才发觉这差事不是那么好当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得沉思熟虑,不然便是对天下人的不卖力。”
谢迁轻叩着茶杯,沉吟道:“老夫这些光阴一向在想人这一辈子是为了甚么,直到昨夜才在梦中恍然大悟。你看到老夫在屏风上写的字了吗?”
笑着笑着谢迁的眼眶中盈满了泪水,攥紧拳头道:“有四明在,大明必然能够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谢迁放下茶壶冲谢慎招手道:“四明啊,快来这边。”
怪不得先人要给他‘谢公尤侃侃’的评价。他白叟家是真的能侃啊。
“这茶叶是老夫从茶树上摘下的。然后亲手炒制,并未假借别人之手。四明快尝尝味道如何。”
幼年时没少和谢丕、王守文来到句余山小住,谢家和王家的别业庄园他都有印象。
“木斋公可别这么说,晚生现在已经快累死了。”
“不错,茶如人呐。老夫宦海沉浮一辈子,不就像这茶叶吗?被沸水冲泡几经浮沉,终究还是会沉到杯底。”
谢慎淡淡道:“我是你家老爷故交,前来看望一番。”
乘着马车行至句余山腰,谢慎远远便看到了谢迁的别业。
谢慎目送着门官走远,转过身来朝正屋走去。
“木斋公谬赞了,晚生也只是极力而为。”
谢慎点了点头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这八个字倒是不难了解。大道至简是道家哲学,意义是真正的大事理并不庞大,而很简朴,简朴到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而这后半句知易行难,则是出自《尚书・说射中》,“说拜顿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意义是认知一件事情很简朴,但真正把它做好却很难。
那门官固然感觉谢慎年青,但看他气质儒雅非是俗类,不敢怠慢前去传话了。
......
从县学明伦堂分开后,谢慎让儿子谢旭径直回家,本身则前去谢迁府上看望垂白叟一番。
谢老爷子致仕前的身材状况非常不睬想,但回籍后却保养的不错。只能说之前内阁的担子都压在他和李东阳肩头,确切太累了些。
沿着长廊一起前行绕过几面照壁、假山,谢慎被领到一处僻静的小院前。
“嗯。”
谢慎绕过屏风往里走去,见谢迁正自泡着一壶清茶,咳嗽一声道:“晚生拜见木斋公。”
“本来是谢大人,快快请进。”
不过谢慎去到谢迁府上才得知谢老爷子这段时候一向在句余山(四明山)上雅居,便坐着马车出城去也。
“木斋公,这茶味道甘醇,是晚生喝过茶中最好喝的了。”
当初谢慎力推余姚仙茗,使得此茶成为与西湖龙井齐名的茶叶。谢迁大抵也是遭到了谢慎的影响,才挑选在故乡莳植此种茶树亲身炒茶吧。
......
不消说谢慎都晓得这是余姚仙茗的味道,且是四明山生,四明山长的余姚仙茗的味道。
谢迁又呷了一口茶水,用茶盖刮了刮茶末道:“四明不必谦善,你是老夫这辈子见过的掉队长辈中最超卓的。老夫当年见你第一眼时便鉴定你必成大器,现在看来老夫公然没有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