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东先生讲科举[第2页/共2页]
“也罢,那我就先给你讲讲这宦途之路,该如何踏入吧。”
赵承赶紧说道:“想啊,不过我的确是一点都没记着,或许是跟我病过一场有些干系,甚么都想不起来了。”
自隋唐以来,科举已经成了朝廷取士的首要手腕,畴昔的九品中正制被完整拔除,天下凡是胸有青云志的,无不以将科举所考各种功课尽力学习,以便入仕朝廷。
赵承那里会甚么功课,他就算宿世有所浏览,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赵承见东先生不说,转向周如霜:“如霜你受东先生大恩,从小到大这么多年,都不晓得东先生的名讳吗?”
东先生说的功课,天然就是科举测验的功课。
秀才不但要写好,还要在浩繁合作者中脱颖而出,可见难度之大。
赵承见状也仓猝伸筷,因为再看一会儿的话,菜就都被吃光了。
东先生想了想说道:“说实话有点晚了,孩童时学习影象最为踏实,有的毕生不记忘,像你这么大,早已远了孩童期间,影象东西能够要费点力量。”
想到这里东先生一板脸:“年纪悄悄,竟然如此不知长进!你还想不想学习?”
“如果东先生情愿抽出时候教我的话,那当然感激不尽。”
东先生咂了咂嘴说道:“如霜烧一壶茶来!”
“并且,你们这院子这么大,除了正房以外,不是还空着这么多屋子吗?我干脆在这里住上一段时候,把如霜爷爷拜托我的事情完成再归去。”
东先生看了赵承一眼,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心机能纯真一点。”
赵承点了点头,感觉如许也好,起码如霜在家里有人伴随,并且东先生还能教她读书识字,不至于孤单。
东先生眉毛拧了一下,伸出葵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赵承的肩膀上:“不错,看来你小子也不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
终唐一朝,一共才二十九名秀才,可见秀才的测验有多难。
“而科举的内容,又分为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总计六科,你之前学的是哪一种啊?”
“对了,还没就教东先生大名?”赵承拱了拱手。
赵承天然也有这个设法,正苦无门路,东先生这句话一下点醒了他。
东先生睨了赵承一眼:“你不反对我住在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