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书中自有千钟粟[第2页/共2页]
北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在宋朝乃至全部书法史上都能够称得上是顶尖。
将这本笔帖谨慎的藏入怀中,欣喜之余范铭接着扫了扫书架,肯定没有再合适他的书以后就走出了书房,眼下万事齐备,只欠当真读书了。
细细的体味此中的滋味,好久没有体味到的那种读书的快感蓦地间溢满心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类学和仕之间的必定联络范铭俄然之间仿佛通透了很多,或许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一项兴趣吧。
门房老福头认得范铭,明天同户长一同来过,也晓得要来书房借书的事,因而拿了钥匙领着他来到了书房中,交代他一些端方以后就关上门退了出去。
《幼学文》相对于《千字文》来讲还比较靠近口语,近似七言绝句,都是用平序的说话所表述出来,读起来没有涓滴的阻力。
范铭微微一笑,道:“一个读书人让其主子拿了其身围尺寸去一家布庄做长衫儒袍,但是那裁缝起首就问仆人家年事,下人不解,就问为甚么裁衣要问年事,答曰:幼年成名则胸怀气开阔,而年长成名则背脊曲折,气胸稍窄,此为量体裁衣也。”
回到家中,恰好赶上范秦氏二人在做饭,做得是麦麸豆羹,端着粗瓷碗,范铭内心如何也不是个滋味,这在后代是用作家畜的饲料,但他也晓得现在家中风景不好,目睹着日子略微的缓过来一点,小家小户的要俭仆着过日子,以备不时之需。
看来这还真是来对了时候,如果真的靠诗、赋、论的话就算给他十年的时候也不必然能比得过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读书人,但如果单考时务策论的话,这他倒是有些上风。
加上明天他拜师一天就用去二百文钱,这今后的日子还是紧着点来,他也盘算主张,今后读书的同时还是要帮家中多做点农活,起码要让家中不愁吃不愁穿才行。
走在路上,范铭俄然回想起方才龚老夫子偶尔提及的一个信息来,夫子说新皇上位以来,新党失势,朝中大变法度,他这才记起本年刚好是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的开端,接下来不但经济、政治上,就连科举取士上都面对着鼎新。
设想着将来金榜落款时,体验体验此人生三大幸事中的头名,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种畅快感受,范铭又不由的模糊等候起将来的科考来,这是后代阿谁虚华的社会绝对体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