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江左风云起[第4页/共6页]
而王敦也因为批示有功,被司马睿加封为任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这类环境下,普通人早就弃子认输,再不受这等折磨,但是司马睿还在苦苦对峙。
只好率大部仓惶向襄国城退去。
随后,在永嘉七年,杜弢在湘州反叛,后又攻破零陵,扰乱武昌、长沙、宜都、邵陵等郡,荆州刺史周顗因此退走。
而战死的桃豹、赵鹿等数千名敌军的头颅,一样被谢艾砍下,在襄国城外堆砌成一座京观。
这期间,杜弢部将杜弘南走广州,要求收降并情愿讨伐在南越的盗贼,及后又与交州刺史王机图谋叛变,但遭陶侃讨平。杜弘终究向零降太守尹奉投降,尹奉将杜弘送给王敦,王敦因而收他为部将,甚为宠任。另南康人何钦当时据险聚众数千报酬匪,王敦暗里收伏,并加任他为四品将军。
自此,阿谁经常咧嘴憨笑的青年有了一个可骇的名字:“幽州杀人王”。
都是豪门出身,都是幼年受尽磨难,都是不测担当了一份基业,只不过王烈斗争的成分更多一些。
如那在幽州风头正劲的王烈,不过是一卑贱出身,当日谢鲲求我赦免其罪,我还不觉得意,现在却已经仿佛是幽州之主了,贤侄大能够学他一学嘛。”
凡事都有因果,王敦是一个典范的晓得弃取之道的枭雄。
江左扬州府治所,建康。
这些动静很快都通过眼线传到了王敦的耳中,王敦不怒反喜:“竖子到底还是无能,只晓得拿下人撒气,就随他去吧。”
这并不是说司马睿心智坚固到这类自虐的程度,而是他底子不能认输。
而王烈这个名字,也终究跟着这场战役传遍大晋各地,乃至远在江左的某些人也开端正视起这个他们曾经轻觑的蝼蚁。
而襄国城的内,石勒积累多年的物质早被谢艾搬运一空,并且把石勒部下的亲信也搏斗一空,而那近万名投降的匈奴汉国兵士,包含火鹤营的汉人兵士以及不利的石虎也都被谢艾夹带回了幽州,充坐开矿的仆从,在石勒雄师返回前,绕路青州返回了平舒城。
但不管别人如何称呼,王敦却获得了实打实的生长良机,并且在外人看来王敦还是是哪个板荡忠臣的模样。
五六今后,才磨蹭到了高阳,雄师贫乏粮草急需弥补,张宾派人马入高阳县联络,埋伏在高阳县内的令狐盛派人冒充联络,张宾虽有思疑,但架不住众将弥补物质的催促,只得派五千人马入城搬运粮草。
只这一夜,王烈部下的骑士就杀死了企图不轨的密探百余人,在酷刑鞭挞后,又在城内抓捕了数百人。
王敦一看,落下最后一子,接过圣旨细心看后,见司马睿全权任命他措置幽州事件,倒是哈哈大笑道:“多谢王爷成全,对了,阿睿,你棋力愈发见涨,改**我叔侄再来手谈。”
现在,王烈固然没有成为幽州刺史,但大师都晓得,王烈是刘琨的嫡传弟子,刘琨兼任幽州刺史,王烈、谢鲲和裴宪各为长史,却即是王烈暗中掌控了幽州大局一样。
第一百九十八章,江左风云起
王敦欣然此次接管了任免,但对外却自称本身德行不敷,还不能任镇东大将军一职,以是还是让人称其为左将军。
司马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是大晋堂堂的王公,占有了江左之地,被群臣推戴的琅琊王。
司马睿这时虽看清了王敦的脸孔,但为时已晚,却也只能忍气吞声。所谓与虎谋皮,悔之晚矣,恰是司马睿表情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