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安置难民(二)[第2页/共2页]
看着张县令在田间地垄高喊大呼,批示众衙役,分别地步,埋石打桩作地界,一副老骥伏枥,将要大干的模样,刘承谦不由想到:实在人,并没有庸碌不庸碌之分,只是太多的外在前提打击了他的主动性,让他偶然办事而显得庸碌罢了,谁都有为国为民之心,只是局势环境掣肘了他,让他堕入了歧途罢了。
相对于分田分地分粮食,相同河渠,倒是难上加难了,这些河渠年久失修,除了大户大族的地步段,略有天时上风,稀稀落落修整了部分,其他的都已荒废多时,乃至有些山田坡地的,连渠沟都没有,只得重新开挖,当代铲锄等东西较少,且这期间的人,饿的落空了精气神,干起活来,主动性并不高,耽搁了很多工期。
安设了城里灾黎的居住,分给了他们地步后,还要谋置他们在夏收前的粮食和春种,张县令到城里的捐献非常有限,城里的那些大户地主大族,刚忍痛割出了部分地盘,都不太情愿再捐赠,刘承谦只得擅自拿出部分财帛,从唐国贩子那边,购买了部分粮食和春种,再加上州里拨付下来的那部分粮食,勉勉强强还能对付到夏收。
好不轻易熬到了傍晚出工,刘承谦带着黄三等人回到了州城,便叮咛了黄三等人回酒坊后,才单独一人回州衙,去见见刘知远,汇报一下本身这几天的事情,并筹算跟他谈谈宋城减税的事。
本来分田分地的事,是本身分内的事,现在被张县令抢着干了,刘承谦倒成了置身事外,无所事事的人了,刘承谦只得带着黄三张三等人,叮咛一些较为强健的灾黎,当场取材,在城里城外的一些高地,搭建起了茅房茅舍,好让这些灾黎临时有个寓所安家落户,免得不时露宿街头。
“张县令,你看本官可有谈笑么?”刘承谦浅笑着反问道。
张三等人曾经在虎头山搭建过茅房茅舍,在他们的批示下,不到三天时候,便在宋城里里外外,搭建起了许很多多,如雨后蘑菇般的茅房茅舍,安设了城里大部分无家可归的灾黎。
因为刘承谦承诺了在宋州实施减税,州里的地主大户大族,颠末一番好处得失计算后,再看到刘承谦带着一队军伍和衙役,以保护治安,庇护良民为由,整日在州城里巡来巡去,狼一样盯着城里各家各户,那些大户地主等,看到那些军伍冷峻的眼神,便感觉心惊肉跳,备受压力煎熬下,只得在规按刻日的最后一天,陆连续续的,犹踌躇豫的上交了多占的那部分地盘。
眼看春耕期近,那些劳役还慢吞吞的,有些监工的衙役心急了,又不能对那些修河渠的劳役,呼喝吵架催促,刘承谦曾建议了张县令,修河渠要实施人道化办理,不能体罚威胁这些劳役,这些办理的衙役,只得仓促的来找到刘承谦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