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韩非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4章[第1页/共3页]

#4此处脱『禁于微』三字,据陈奇猷说补。

管子曰:言于室满于室,言于堂满于堂,是谓天下王。

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子亶也。君子曰:昭公知所恶矣。公子圉曰:高伯其为戮乎,报恶已甚矣。

#8『爱』误为『受』,根陈奇猷说改。

鲁阳虎欲攻三桓,不克而犇齐,齐景公礼之。鲍文子谏曰:不成。阳虎有宠于季氏而欲伐于季孙,贪其富也。今君富于季孙,而齐大于鲁,阳虎以是尽诈也。景公乃囚#10阳虎。

#2『之』误为『五』,依陈奇猷说改。

#1『上』误为『止』,依陈奇猷说改。

#12『日』显系『曰』之误,当改。

或谓:仁贪分歧心。故公子目夷,辞宋,而楚商臣弑父,郑去疾予弟,而鲁桓弑兄,伍伯兼并,而以桓律人,则是皆无贞廉也。且君明而严则羣臣一忠,阳虎为乱于鲁,不成而走,入齐而不诛,是承为乱也。君明则知诛阳虎之能够济乱也,此见微之情。语曰:诸侯以国为亲。君严则阳虎之罪不成失,此无救赦之实也。则诛阳虎,以是使羣臣忠也。未知齐之巧臣,而废明乱之罚。责于已然,而不诛昭昭之罪,此则妄矣。今诛鲁之罪乱以威羣臣之有奸心者,而能够得季、孟、叔孙之亲,鲍文之说,何故为反?

秦昭王问于摆布曰:今时韩、魏孰与始强?摆布对曰:弱于始也。今之如耳、魏齐孰与曩之孟尝、芒卯?对曰:不及也。王曰:孟尝、芒卯率强韩、魏犹无法寡人何也?摆布对曰:甚然。中期推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夫六晋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灌以晋水,城之未沉者三板。知伯出,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知伯曰:始吾不知水能够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能够灌安邑,绦水能够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子之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于晋阳之下。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晋阳之下也。此天下方用肘足之时,愿王勿易之也。

或谓: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葅,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晋灵侯说参无恤,燕哙贤子之,非正士也,而二君尊之,所贤不必贤也。非贤而贤用之,与爱而用之同。贤诚贤而举之,与用所爱异状。故楚庄举叔孙而霸,商辛用费仲而灭,此皆用所贤而事相反也。燕哙虽举所贤而同于用所爱,卫奚距然哉?则侏儒之未可见也。君壅而不知其壅也,已见以后而知其壅也,故退壅臣,是加知之也。曰#12不加知而使贤者炀己则必危,现在以加知矣,则虽炀己必不危矣。

或谓:公子圉之言也不亦反乎!昭公之及于难者,报恶晚也。但是高伯之晚于死者,报恶甚也。明君不悬怒,有怒不可,且举之,故曰悬怒。悬怒则臣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故灵台之饮,卫侯怒而不诛,故楮师作难。食鼋之羹,郑君怒而不诛,故子公弑君。君子之举知所恶,非甚之也,曰知之如果其明也,而不可诛焉,以及于死,故知所恶,以见其无权也。人君非独不敷于见难罢了,或不敷于断制,令昭公见恶稽罪而不诛,使渠弥含憎惧死以徼幸,故不兔于杀,是昭公之报恶不甚也。

或谓:昭王之问也有失,摆布、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成害,则虽强天下无何如也,而况孟尝、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但是害与不侵,在自#6侍罢了矣,奚问乎?自#7恃其不成侵,则强与弱奚其择焉?夫在不自恃,而问其何如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以是国亡而身故,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摆布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以是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摆布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但是谀也。申子曰:治不踰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摆布、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