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儿不为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章 情报[第2页/共3页]

若不是周士相一揣摩,这会已是永历八年,离清军入关都十二年了,崇祯一下台又拔除了东厂,把锦衣卫阉得跟只鸡似的,崇祯一朝十七年,厂卫的威风压根不存在,这一算就是29年了,而张安本年不过28岁,他到哪体验厂卫的坏,又在哪传闻厂卫的不好呢?

为了打击辟谣者,周士相乃至颁下告密者轨制,即如果有人暗中陈述有人辟谣或是漫衍谎言,那便能够获得犒赏。这个轨制也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有效打击那些心胸不满的辟谣者,用得不好,却易让军民离心。但在目前而言,却不必去管利多还是弊多,离考虑这类轨制利弊还远着呢,这会去考虑,那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在承平营的强压之下,谎言很快就被限定住,在“辟谣者死”和漫衍谎言者同罪的近乎严苟铁律下,没有人敢等闲去拿脑袋触碰这条铁律是否失实。

不做就不做吧,他恰好还说了一通当年锦衣卫是如何祸害百姓,东厂番子又是如何狐假虎威,下欺良民上瞒天子甚么的,那咬牙切齿的模样就像他张安切身经历,又亲目睹过似的。

宋襄公的感慨倒提示了周士相,一向以来他都忙于军队的组建和民政管理,在谍报事情上却一点也没有行动。

全营转进的诸项事谊在接下来的六天紧锣密鼓的停止着,不是没有谎言在营中漫衍,说是承平营把赋税都装车,这是那些军官筹办带着财贿逃窜,压根不是打鞑子,而他们这些投奔承平营的老弱妇孺则是要留给清军祸害的。

针对谎言,周士相很快就号令前营加强全城的军管,严禁各色人等在营中传播此类谎言,同时严禁各营妇孺相互乱窜,并且定下铁律――辟谣者死!

宋襄公微微一笑,点头道:“这是天然。”

张安连续三个“我”,见周士相这边确切没有人手派给他,也只能无法叹了口气,行了礼回身出去物色他的部下了。

“部属先前觉得是做番子的肮脏事,不想千户交代的倒是这等大事,千户放心,部属这就去德庆!”

“部属...”张安嘲笑一声,“不知部属的部属在哪,部属既然要去德庆,还请千户将人交给部属,部属也好有些帮手,不然部属一人如何办得了这么多事。”

宋襄公毕竟见过世面,针对张安的话在中间嘀咕了声:“若不是厂卫皆废,孝烈天子不定吊死呢。”

一头雾水的张安被叫过来后,底子不晓得军情司是做甚么的,周士相只能将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做的事大抵和他说了,不想对方听后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我张安也是大豪杰子,怎的能做那番子的丑活动,不做,绝对不做!

看着张安远去的背影,周士相也有些惭愧,军情司这么首要的一个机构,本身却不能帮张安把架子搭起来,就这么一句话就把人打发,今后是生是灭全看他本身造化,想来也不免太狠心了些。可不狠些如何办,承平营上高低下这么多人,能用的人才却没几个,合适干谍报事情的更是没几个,本身又没法兼顾,不把重担压在张安身上压谁身上?

谎言俄然漫衍,并无前兆,却在道理当中,毕竟承平营现在所做的事看着的确跟逃窜没两样,要不然把东西都装车做甚么?

忙得团团转的宋襄公没忘派人暗查是何人漫衍的谎言,可惜后营近万老弱妇孺,他派出暗查的只是那些肯为承平营所用的原衙门小吏,这帮人跑跑腿办办差还行,可让他们做这探听剌探的活计也真是难堪人了。查了两三天,除了抓了几个听信谎言而偷偷和人说的妇孺,真正的辟谣者倒是一个没有抓住。查不出,这事情只能不了了之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