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进军[第2页/共2页]
恨绝当时步不前,
跟随夫婿越江边。
闻知李万荣战死,其妻抱子投潭后,香山百姓都道:“自古忠良无后。”
五条军纪公布后,获得100多原香山绿营出身的兵士热烈拥戴。这些香山籍的兵士在当清军时到别的处所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可在他们的故乡驻防时却诚恳很多,这就是人之常情,任谁铁石心肠也不会对故乡做孽。
罗定立营以来,承平军的军纪团体还是严明的,但也有令人不满之处,别的不谈,仅一个到处裹挟就令人诟病。
自故太子太保张家玉于增城壮烈就义后,其部大将李万荣就率残部退至香山境内山区持续反清。客岁李定国雄师打击新会时,李万荣也率部照应,率部向广州挺进,直接管束了广州清军。年初李定国退兵后,李万荣孤军难以支撑。被清军逼至香山境内的梧桐山、七娘山等山区。四月时,清军集结几路人马合围李万荣部,李万荣率部奋勇死战,终因气力不及以身就义。李万荣身后,其夫人常氏抱着襁褓当中的李万荣独子李靖跳崖投桃花潭就义。
李万荣部被剿除后,香山境内只余极少数的明军残部在山区活动,多的不过数十人,少得只要几人。对这些明军残部,清军因为雄师进剿得不偿失,故而也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归正山区缺衣少食,这些明军余部也不成能重新强大起来。
化作鸳鸯亦是仙!
常氏死前留下绝命诗:
承平军既已放弃裹挟政策,转而运营处所觉得悠长之道,对于百姓的房屋天然也不会再放火焚毁,乃至另有能够加以补葺。
常氏所为让周士相为之动容。几次细想香山百姓所言自古忠良无后,想到深处,长长一嘘。感慨万分:好一句自古忠良无后!
当然,不杀人不代表承平军到香山就一小我不杀,抵挡的清朝官员必定是要杀的,不肯与承平军合作的处所士绅也是要杀的,他们的女眷和财贿则是必定要抢的。这都和承平军为敌了,不抢他们的还真是有违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