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天柱山(2)[第1页/共3页]
刘鼎微微一笑,做了个随便的手势。
第87章 天柱山(2)
带头的一个青年人,身材颀长,双眼炯炯有神,下颌的位置有一道非常较着的疤痕,仿佛不是兵器所伤,倒像是水中的鱼类给抓的。对于刘鼎等人,他显得非常的警戒,手掌悄悄地摁在剑柄上。他和他的火伴,照顾的都是清一色的长剑,在这类动乱的年代,长剑因为在疆场上分歧用而被逐步淘汰,只要一些官宦人家的保护,才会持续利用长剑,在偶然当中,这个青年已经透暴露本身的部兼顾份来。
这时候已经靠近中午,顾琦方竟然还不断念,还想要找千藏大师的死穴,是以发起在三祖寺用饭,几次思考着如何能够从千藏大师“老秃驴”那边弄来半斤的天柱剑毫,的确连眼眉都忧愁的将近掉下来了。刘鼎浅笑着同意了,一行人就在三祖寺用斋饭。因为给的都是充沛的现钱,三祖寺的和尚却也卖力,四十多人的斋饭很快筹办结束,流水席的送了上来。三祖寺固然败落,这斋饭还是很有工夫,色香味俱全,顾琦方赞不断口,只不过在鬼雨都兵士看来,这类没有肉没有油的饭菜,实在是不能满足身材的需求。
刘鼎浅笑着点点头,表示本身并没有歹意,同时表示四周的鬼雨都兵士持续用饭,那青年才稍稍的放下心来。但是,刘鼎麾下的每个鬼雨都兵士,额头上都刻着非常较着的双剑交叉图案,这个玄色的图案看起来有些刺目,又有些狰狞,这青年终究还是拿不定主张,倒是他护送的阿谁白叟家,已经迈开法度出去了。
这三祖寺的主持方丈,法号叫做千藏大师,满面笑容,心志却极其果断,不管顾琦方如何的软磨硬泡,就是不肯松口,说天柱剑毫早在春季采摘下来的时候,已经分拨结束,现在寺庙中剩下的,都是些弦月、毛峰的残品,口味尚可。既然没有天柱剑毫,顾琦方也只能退而求之,要了些弦月和毛峰的残品。出了大门,不免在内心里痛骂特骂千藏大师“老衲人”、“秃驴”等,当然不会骂出口来。
按照顾琦方的先容,天柱山固然失却了“南岳”的头衔,但是在有唐一代,还是很有职位的,道家将其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天柱山上的三祖寺,乃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非常驰名,凡是名流到此,必定要上觉寂塔瞻仰一番。
官方传说,昔日左慈就是在此成仙,是以又吸引了很多有志于修道炼丹的人,他们在树林间出没,采摘春花秋露,炼制灵药,在玄宗期间盛极一时,乃至溪水都为之断绝。厥后时势动乱,灵药不再吃香,这类人才垂垂的少了踪迹,不过仍未绝迹,淮南军节度使高骈府上的羽士吕用之,当初就是在天柱山修道炼丹的,现在这里还保存着他当年餐风饮露时的茅棚,每逢道家节日,吕用之还煞有其事的派人返来停止典礼。
顾琦方明显来过三祖寺很多次,熟门熟路,自顾自的进了庙门,和知客僧说清楚环境,那知客僧才稍稍放下心来,派出四个小沙弥来安设号召他们,就在最前面的空位上坐下来,那空位摆了很多石桌石椅,固然有些陈旧,却也恰到好处。
他护送的阿谁白叟家,约莫在六十开外,身材很肥胖,眼睛深深的凸起下去,精力还算好,只是有点忧心仲仲的模样,眉头紧紧地锁到了一起。他对刘鼎等人的呈现,只不过是扫了一眼,就没有如何在乎了。
顾琦方出身江南顾家,固然屡试不第,但是文学才调还是很有根柢的,也不管刘鼎听得懂还是听不懂,一股脑儿的将相干的文人佳句描述出来。对于天柱山,大墨客李白有诗曰:“奇峰山奇云,秀木含清秀。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有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形象的描述出天柱山的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