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韩宝生》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第2页/共3页]

“莫非遇此奇才,我便迟延了两天,才告别下山。回到了淮南不久,到了晚秋的时候,收到老族长的口信,竟然是游说我重回宦途。接到此信,我当时大为震惊,亲身赶回江西豫章府扣问事由。”

“就在此时,我收到了一封信,竟是我最为崇拜的一名东林大儒写来,力劝我不要沉湎山川,要以学人兴国为要务。我看后非常奇特,这位大儒只是以研讨古籍典范,甚少参与政事,固然是东林一流,但只是卖力设坛讲学。今后我固然筹办入仕,但多了份心眼。”

韩云谦心疼看了眼女儿:“实在我和你母亲在外游历,一来只为了我们共同爱好山川游历和金石考据,二来,二来,也是让步之策。”

韩云谦神采微变,不露声色扫了眼宝生,俯身拾起托在手上。宝生愣了,本来心中有事,更被父亲扫视的有些脸红,想略微解释,却不知从何提及。仿佛这袭白狐毛袍子堆积起了统统的心结,此时被扯开了,透露在父亲眼下。

“这谢家至公子,父亲身不必说,而母亲倒是一名西川蛮族公主,因被中原文明感化,率族众投奔我朝,被英宗天子敕封南安郡主,保存军人,分封天井,而子嗣不管男女,世袭罔替。。”

“老族长只是说,听得本家人探听,赵皇后不得宠任而早薨,皇上极其宠嬖当时的贤淑妃,皇宗子陈王殿下因失德而封地冀州,皇二子封地西南,皇三子璁王殿下敕封太子,此乃时势大变之时。并且我和你母亲的事已过量年,韩氏一族子孙残落,族中无才可用,族长才托了人,向当时的贤淑妃,也就是当今王太后讨情,才得以让我复出。”

“我和母亲远走江湖,用心游历山川,相互之间也甚少议论外界之事。却也难为你一向以来不晓得一些事情。”韩云谦内心自责,脸上有些挂不住。

韩云谦站了起来,看去内里的山野,语气淡然,但透着不容分辩:“宝生,此次大难无碍,我们父女仍能团聚,实属大幸。我已经不苛求其他,只望你安稳安顺。你也年过十六,在此荒蛮之地逗留不是悠长之计,此前我和你说过豫章府的婚事,对方固然只是浅显乡绅,但是有德有识之人,并不以我家流浪为由抛清干系,在狱中数次传话于我。等这阵子安静下去,你的婚事便再次提上日程为好,其他的人你是不要多想。”

宝生拿着碗筷,怀中猛地被塞了个两三个包裹,没有抱稳,包裹便跌了下地,散开来。

父女间竟呈现了少见的难堪,两人相互冷静对着半响,不约而同撞话道:“对不住。”话语出口,父女皆吃惊抬开端。

宝生从喉咙眼嗯了一声,接过白狐毛袍子于手上。袍子柔嫩的仿佛能把人熔化出来,却存在于这屋内,极其刺目。

“不过那段时候,托了你母亲的福,我在学问方面大为长进。”韩云谦望去门外的山川云雾,脸上闪现了淡淡的笑意。

宝生猛地听到“谢氏”,心中一震,更不敢昂首。

宝生想了想:“那仿佛是嘉和五年的事情,母亲和我留在淮南过了个春季。”

“我本承诺过你母亲和老太太,不涉足政事,但是禁不住族长的一再苦求,就动手筹办仕考的事情。哎……”韩云谦深深叹了口气,沉痛的不想再说下去。

宝生见父亲语气沉重提起话头,心中猎奇,便接了碗渐渐吃了几口。

韩云谦心头一堵,号召女儿坐下:“来,再用点粥吧,你看你都瘦多了,爹爹技术不好,下次再来改进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