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穿新衣[第3页/共4页]
韩驿丞又问:“老太太可好。”“老太太见了我可欢畅了,说我长标致了。哈哈,灵哥哥也赞我高了一点啦。”宝生一对劲,用手比划了一下,“他说就是这么一点”,又托腮回味了一番。
宝生见父亲并不活力,内心一松,挽着父亲的手臂:“欠都雅吗,我和宝蝉姐姐昨儿捣鼓缝制了半天,这套衣装就叫怡红快绿:短袄束腰,大摆妖娆。老太太见了,都嘉奖说是大绿大红方是风雅。”说完,就对劲洋洋大摇大摆走了一圈。
甄氏忙用帕子拭泪,“是母亲胡涂了,返来就好返来就好。”说着又拉着连曜的手坐下,细细的说了些闲话。
大年三十晚,驿卒大部分归家过年,只留下几个当值的。韩驿丞和宝生父女加上杏仁三人筹办了些菜肴酒糟,给当值的差役送去一些,便在内院自过年来。
连曜筹办翌日筹办进宫上朝存候,正筹办歇下,舒安过来禀报说带来的炭还礼品都按礼单办理下去,不过有多几家态度不明,竟将礼品暗里悄悄退了返来。
君臣又说了些别话,皇上摆手道,“下去吧”,连曜忙跪罢下去,出了大殿恍忽向外走去。出了宫外舒安等人在武定门旁的小道外等着,见连曜出来,笑道:“将军回了就好。”连曜方觉本技艺掌生疼,低头一看,见朝服下摆已扯破开来。
次日,连曜由小寺人领着从安宁门进宫上朝,卯不时分,北风吹到面上,如刀割普通,天还是青黑青黑的,地上都结了薄冰,点点宫烛更四周宫苑更显得沉寂深远。
英宗命梁王等入宫觐见母妃,留下连曜。皇上神采淡淡的,“子璋,东线现在如何。”连曜应道“臣回皇上,庆州临时无事,我军防务周到,请皇上放心。”“这些年靠你们的东宁铁骑,北边才有些安稳的态势。”
过了几日,驿馆有人进城交代公事时趁便去了斑斓布坊拿回了宝生的新衣服,杏仁迫不及待的翻开包裹,一套粉蓝色儿,一套绯红色儿,都是城里最风行的花色格式。宝生见杏仁喜好的紧,便说:“你若喜好,就拿去一套,别让人家瞥见就行。”杏仁摇点头,“喜好是喜好,可给了我,我也不敢穿出来,让人瞥见还说我偷了蜜斯衣服。”宝生说道,“那要不你拿我那件厚棉绸袄子去穿。”
连曜赶紧答道:“是皇上贤明,才有这固若金汤的防地。”皇上打量连曜一阵,道:“当年我还很小的时候,在王府上远远瞧见过你父亲也是这般英挺派头。”连曜听过这话,竟一时怔住说不出话,双手不由自主紧紧拽住朝服。
连曜听了点头说,“我说韩云谦获咎了王喜,还能留在京畿四周,看来韩刘家还是暗中调和了很多。”“那主子,现在局势对我们这番冷酷,看来太子那边也是对我们下了心要监禁。”连曜微微叹了一口气,只说了句“不急,再看看。”舒安抬眼望去,见连曜一脸寥寂,竟是少有的落寞。
刘学士下朝回了府,先去书房坐了坐,一众清客见刘老爷今气候色凝重,大师也格外寂然。一会儿许师爷过来请见,落了座,刘学士斥逐了旁人,道:“老爷,听闻本日殿上皇上发了话,要诸王留京中一些光阴,这但是开朝少见的事儿啊。”
晚餐过后,韩驿丞带着女儿给老婆的牌位上了香,烧了些纸钱,纸钱一放到炭盆中便“哗”的腾出火苗。父女两人在牌前冷静站立了很久。
说着,两人比试着新衣,宝生说到:“衣服上是芍药花腔,可我还是喜好金银花腔,不如在衣角衣袖都绣上上两朵金银花,可好。”杏仁说,“金银花不敷繁华,只是平常花藤,到底还是芍药花雍容华贵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