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国子监绯闻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贰叁章 酒楼聚(求票票)[第1页/共2页]

说话间,他已至坐着那人跟前拜见,那人不是旁人,恰是昊王朱颐。

徐泾当即觉悟,蹙眉又问:“但是同周忱公子牵涉的那儒生?二爷要管这闲事么?”

朱颐的心如坠谷底,攥碗盏的大手松了又紧。

朱颐慢悠悠地呷酒:“一人吃酒实在无趣,便想着听支曲子解闷,店家一时梨园难寻,倒是徐师爷好眼界,朝窗外过往行人随便指导四五人,瞧着个个其貌不扬,这一开口却都是深藏不露。”

徐泾作揖回话:“王爷谬赞了。因祖上曾在府中养着家班子,经常偷看他们练习戏文,本来优伶唱念做打久了,常日里说谈的语气调子,连带一颦一笑眉眼神情,走路间摆手、身材、步法不知觉皆是戏台路数。入戏愈深的愈好辩。”

朱颐放下酒盏,似笑非笑看他:“何必自谦!知你是小我物,沈二幕僚浩繁,秀士济济,你在他身边未见得出息斑斓,不如随我去藩王府,有得是你发挥拳脚之处。”

昂首见朱颐目光炯炯俯视窗外某处,也跟着望去,一二人抬的小红轿正停在胭脂摊前。

待一干人走的洁净,沈泽棠想想,解释道:“徐泾自幼以才著称,诗词书画成就深厚,只是考场倒霉,乡试屡考不中,这才屈居我处掌文书,其恃才傲物,性子乖张,他不肯的,我也不能勉强。”

沈泽棠也在看阿谁妓娘,看那顶红轿,敛起了笑容,说的极慢:“前路未卜。”

年纪与沈泽棠不相摆布,头戴乌纱二龙戏珠翼善冠,衣紫腰黄,因耐久在北疆驻藩,俊朗面庞有些风霜之色,却愈显得气度不凡。

见沈二点头,他又持续问:“太子朱煜幼时本王已至北疆驻藩,并不知其本性,如果个贤能能治世的,倒也悲观其成。”

“这天下诗词书画能者颇多,你未免过分汲引他。”

沈泽棠知贰心机,默了默沉声道:“曾奉皇上旨意,与太子有过讲学论义来往,且詹士府詹士贺云章大人,与我还算有些友情,综观下来,太子博学知理,谦逊勤奋谓为可取,但性多疑而任察,虽才入政,已擅帝王驭下之术,却有悖天子以徳治天下之道。”

朱颐免他礼,有些漫不经心的打趣:“你们嘀嘀咕咕的奥秘,能够放上抬面来,讲与我听听?”

朱颐皱起眉宇,那妓娘竟昂头望他一眼,才放下帘子,一乘小轿晃闲逛悠的,拐了个角再也不见。

不出所料,徐泾顿时急的赤头胀脸,嚷嚷说:“徐某这辈子是跟定二爷了,哪怕是天子老儿来召,我也不惧.......。”

他夹了几个鹅油白糖蒸的饺儿吃下。早五更入朝前,仅吃过些生滚粥,此时已是晌午后,实有些饿了。

沈泽棠吃了两口酒,见唱曲的戏衣不穿,未曾妆面,拉琴的亦是如此,有些惊奇。

“皇上深明大义,最忌兄弟阋墙,藩王虽各拥众兵,却为抗击外族蛮夷而设,驻守边关多年未曾失守,眼下倒无需过量忧愁,但若太子继位.......”

朱颐收回视野,淡道:“她是高丽国惠文王长女,原是欲入宫为皇上嫔妃,只因前朝有高丽女为皇后却祸国之鉴,才由皇太后作主赐与本王为妃。”

手边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已搁的不烫舌尖,逐停下筷,开端儒雅的品茶。

一会儿神情严厉,将碗中酒饮尽,才开口道:“非论如何,你身边必得有可用之人才是。下月翰林院大考,本王此次入京随带两人,乡试已中,此中一人冯双林,是你八年前入云南平乱时擒得,后养于本王府邸中。另一人是高丽妃之弟,名唤崔忠献,皆是二十年纪,聪慧敏俐,身负大才,入仕为官定前程无量。”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