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七品道士 第六十二章 大雪山行宫[第1页/共3页]
大雪山行宫本是金帐大汗的行宫,当年道门长春真人曾经在垂暮之年远赴塞外,出铁门关,到达大雪山行宫,面见金帐汗王,劝谏金帐汗王“敬天爱民、减少搏斗、清心寡欲”,被金帐汗王尊奉为神仙。由此,金帐中也有人改奉道祖,再加上瑶池,道门一向都将大雪山视作道门的圣地之一。
两人相互见礼以后,赵教吾道:“自七月赤明宫一别,至今已有三月,张副堂主实在辛苦,迩来可好?”
世人驻马雪坡之上,齐齐了望大雪山行宫。
此时一艘飞舟正停靠在瑶池的湖面之上,高大巍峨。
从视觉上来看,下方的深渊就好似护城河,环抱大雪山行宫,此桥就是高出护城河通往城门的吊桥,故而保卫极其周到,十余名披甲灵官守在此地。
一行人翻过最后一座雪山,面前豁然开畅,终究见到了坐落在朝阳一面的大雪山行宫。
远远就见赵教吾迎了过来,人未到声先至:“五十余天,万里追凶,佩服,佩服。”
故而大雪山行宫对于道门和萨满教都意义不凡,二者环绕此地展开数次大战,现在是道门把握了大雪山。
张月鹿上马迎上前去。
大雪山和昆仑构成了一个不法则形状的“回”字,昆仑在左,大雪山在右,捐毒县位于“回”字上方一横的正中位置,而“回”字内里的小口则是个庞大的戈壁盆地,素有灭亡之海的称呼。
灵官领着张月鹿一行人穿太长长的石桥,进入一个开凿在岩壁上、长约半里、高约两丈、宽约三丈且一起向上的特别“城门洞”中。
大雪山的瑶池与太白山的天池并列齐名,呈半月形,长约七里,最宽处约三里,位于峰顶云遮雾绕之处,两千余年前穆天子曾在此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嘉话,博得“瑶池”美称,也被世人误觉得是神仙居处。
郑鼎神采微变,随即又向齐玄素和灵泉子施礼。
东南面就是大雪山行宫地点的山岳,摆布又有两峰相连。昂首远眺,三峰并起,高耸插云,状如笔架。
就像棋盘上地小卒子,即便小卒子是最不值钱的棋子,也要有“将军”劈面老帅的志气。
世人又是向赵教吾施礼。
郑鼎的神采有些生硬,沐妗则是翻了个白眼。
穿过这条长长隧道,便进入了大雪山行宫的核心,一处近似于瓮城的地点。
厥后大雪山行宫被金帐汗王送给了金帐国师,金帐国师在此运营多年,使得大雪山行宫逐步成为萨满教的核心肠点。
如此半天风景以后,巍峨昆仑,玄都玉京便遥遥在望。
灵泉子微微点头,没有多言。倒是齐玄素,在人前大多都是花圃羽士的形象,主动上前扶起郑鼎,温言道:“道兄不必多礼。”
赵教吾伸手招过一个灵官,叮咛道:“带张副堂主等人去瑶池。”然后又对向张月鹿道:“我另有公事在身,就不送了。”
齐玄素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座大名鼎鼎的大雪山行宫,不由有了半晌的失神:“这就是大雪山行宫?”
张月鹿神采淡淡:“当初是我与齐执事一起发明了你,是灵泉主事为你招魂,倒不必只谢我一人。”
齐玄素震惊道:“竟然另有这等事情。”
伴同赵教吾一起过来的另有沐妗、徐缜、郑鼎等人。
赵教吾也没有强求,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未几留张副堂主,飞舟已经备好,随时能够解缆。”
闲暇之余,齐玄素还向灵泉子这位老牌主事就教了如何写公文,只可惜灵泉子主如果卖力外务,公文这一块,反倒是卖力外务的孙永枫更加熟稔。周柏更不消说,一样是实干派,对于这些略显务虚的活计,实在是不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