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诗题有误[第1页/共3页]
裴娆道:“这大观楼的席面向来都难定,如何这回能请到他们掌勺徒弟来的?”
坐在老夫人身边的薛老夫人略嚼了一口便搁下了筷子,脸上闪过不满道:“到底是年青,不晓得这菜做得好不好吃厨子技术倒还其次,顶要紧的还是这食材。就刚才那虾仁,肉又老又松,那里是新剥的活虾。”
蒋氏是新媳妇,不敢贪功谦善着推让了两句。
沈氏半翻开眼皮朝着睇了她一眼,声音悠长道:“不准去。”
裴娆见沈栖脸上神采,忍不住对劲道:“你在云州可没经历过这个吧?”
“中秋吃螃蟹,贤人这回的题出得也应景呢。”
裴娆皱着脸,“娘也常夸薛姐姐的好,如何私底下就变了。”
沈栖之前喝了些桂花酒,这时和世人围在一起更觉酒气发得快,头中发沉,正想寻个借口出去船面上吹风,俄然闻声外头想起三道钟鸣。
说话间,马车就已经停了下来,有仆妇打起帘子:“夫人,已经到了。”
这画舫第二层,也是非常宽广,内里隔开几步便悬了琉璃灯,此时还没天暗,只将两侧的窗子都一一翻开着。再外头的船面上用秋香色的纱帐扎了个幔帐,裴姍和她同一房的五姐裴妩另有薛年玉三个已经坐在那了。
坐在沈氏中间的二夫人楚氏故作体贴的问:“大嫂这是眼里头进了沙子还是如何了,为何一个眨个不断?”
沈栖不敢托大坐着不动,跟着人群呼啦啦的出去了。只见画舫船头正对的方向,明灿烂目,正缓缓使出一艘约莫高三丈不足的楼船,流光溢彩,彩幔翻飞。船首攀着宝相寂静的升龙,口衔一盏散着明光的圆灯笼。这船才刚出来,两岸百姓就已传出震天山呼。国公府这艘画舫上的老长幼少也一应跪了下来,做足了大礼才起家。
老夫人听着便道:“贤人的题拟出来了,你们这几个也都快去尝尝。”
积年的端方就是在子时之前把做好的诗交给分离在各处内监,汇拢集结后送入宫中甄选,约莫旬日就能选出前八名,再由贤人犒赏宫中桂枝。这作诗的只准未满十八的年青男女参与,夙来也有小科举的称呼。又因朝廷明令规定了十八今后才气插手科举任仕,如果先得了这个贤人亲赐的桂枝,更是有来年折桂的美意头。
到了戌时初开席,一众仆妇端着托盘第次而来,这回是请了大观楼的徒弟在画舫上现做的,端上桌的时候正冒着袅袅热气。
傍晚时分,府中女眷就在府门外登上了青帷车,前去港口。大夫人沈氏特地叫丫环去喊了沈栖过来坐同一辆车。马车中宽广,雀织锦方毯上摆放了张黄梨酸枝的小案,上头有只妃色琉璃盘,装满了生果。
国公府的人都连续上来了,但是画舫却没有驶动。大少奶奶蒋氏在船面前端问话:“令人在岸上候着了吗?”
此时宴席也吃得差未几了,再归去时仆妇们已经敏捷的撤去碗碟又重新换了茶上来。
五女人裴妩也终究露了面,正侧脸看向河面上,闻声动静才转过神,对着沈栖抿嘴笑了一下。裴妩是二房嫡女,本年已经十六了,是裴府里头学问做得最好的,极有能够考上女官。她本身也非常尽力,等闲都不荒废时候在玩乐上。跟本身姐妹几个差着年龄,相处得也少,不算上多靠近。
“她们自有她们要去的启事,你跟着去做甚么?”沈氏坐正了身子,语气也不由放严了些,“早叫你不要同那薛年玉靠近,你还整日里得空就跟她黏糊在一处。”
天气将暗,画舫也缓缓动了起来,仆妇举着黄铜陶豆灯去一一点亮船舱表里悬着的彩灯,转眼灯火辉明,亮如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