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宝卷在哪儿[第2页/共2页]
李、苏二人的诗词十足由王羲之誊写一遍。
纪无首不费吹灰之力,竟得了此传世之宝,顿时喜出望外,一一谢过以后,这才又开端报告他的故事:
……
纪无首笑说:“有现成的笔墨纸张,王贤人不会再写一副吗?”
并非纪无首博学多才,博闻强记,乃是有现成的人脑电脑,“浩大大海寻针”翻开,一枚绣花小针都能在大海里找到,另有何物不能窥视?他早已测定《兰亭集序》就在乾陵无疑,因此才向众大儒索要礼品。
王羲之也解释说:“会长小弟也是读书之人,如是丢了文章再重写,就很难写出原样文章了。当时也是,身处会稽山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挥而就。现在即便是再让我回到阿谁处所,物是人非,决然也不会写出那样的笔墨了。再说如当代间超越我王羲之的何止万千,但是名声超越我的却寥寥无几,会长知是为何吗?”
“是啊是啊,墨宝哪儿去了呢?”
蜀道之宽
令人听此乐开颜
还未等王羲之做答,众皆摆手点头说:“不成不成,原物好,原物好,再写就是假货了。”
纪无首接过酒碗,咕嘟嘟一饮而尽,抹抹嘴,说:“各位圣贤,我乃一知名小卒,岂敢在高人面前矫饰文才,《兰亭集序》那里去了,我一言两句也难说清。”
厥后,温韬被后唐明宗所杀,临死时还喋喋不休说:“那本小册子就在武则天的屁股底下。”
本日方得见
“本来兄弟是索要过路钱呀!也罢也罢,我等兄弟各使出些看家的本领,把特长活儿亮出来,各送一件礼品给会长兄弟,大师看是如何?”
温韬猛穷暴富,转眼又是一贫如洗,贰心犹未甘,干脆把李唐王朝十七座陵墓全掘开了。当掘到乾陵的时候,俄然半空里闷雷阵阵,温韬举头一望,忽见坠下一物,直直朝他而来,幸亏温韬躲闪得快,那物和他擦肩而过。世人看是原是一块人形大冰块,上写李治、武则天姓名。温韬此时方知高宗、武后显灵,遂罢了掘墓之念。
“纪会长如此好的辩才,实是让人敬佩。不过说了半天,还是没有王兄那本书的下落。会长能知宝卷在那边吗?”
西当太白有高速
尔来四万八千岁
建国岂茫然、
纪无首点头。
纪无首未及回言,郑板桥也跟焦急问:
噫吁唏
唐伯虎说:“女人又如何啦,人家但是一朝天女,当了十五年的皇上哩!”
今与四海通火食
纪无首带上讨来的书画诗文,迅即回到他的远山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