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第3页/共3页]
嘀嘀咕咕声不断于耳,陈俨仿佛充耳不闻。他四周看了看,这集会堂仿佛还与当年一样,只是仿佛更破了一些,他轻蹙蹙眉头,院长这个老抠门啊,恐是连补葺费也不肯出。
想想都是不成思议的事,他当真是太缺钱了么?
“我但是冲着他十四岁便当选弘文馆待诏的名头来的,总不该一无所获罢?”
常台笙合上手里一本刚印好的样书,回他:“还没有。”
“本来也只是徒有浮名罢了啊。”
她语声安闲平静,贸一听倒也算得上是公道的解释,然她转转头来恰对上陈俨略是不满的目光。
这些承载汗青与每个期间聪明的册本,无疑是不错的遗物。
常台笙本日无甚安排,遂起家去了堂间。她当真翻完样书,确认无误后,宋管事本说要遣人给书院主事送畴昔,常台笙却道:“不了,我另有其他事要与书院的人谈一谈,顺道带畴昔。”
呵……毛头小子。
时价中午,赵掌书与她谈完,看完样书,商定了印册及托付时候,签完契书,留她在书院用饭。常台笙却起了身:“不费事了,只是――我可否去藏书楼看看?”
“十四岁当选弘文馆又不是他本身的本领,人家有好爹啊。”
赵掌书带她去了西湖书院的藏书楼,面宽八间,南北开窗的两层楼,只要楼上有藏书厨。看起来未几,却也有两万册的藏量。
两万册。
陈俨用那一贯的神采看看她:“我不是很喜好乱作补注的人,看来你有这个风俗,若哪一日我将稿子给你了,还请你千万不要乱动。”
常台笙也曾为书院搭过桥,目标亦功利得很――有些文人新稿刚付梓,到这里来做讲学,也会有很多书院的门生买账。但也有讲得不可、实在不讨喜的人过来讲学,便会遭到西湖书院门生的分歧礼遇,今后在本地的风评都会差到顶点,想再混开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