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再遇(上)[第1页/共3页]
孔嬷嬷忙侧身让了礼,恭敬地朝周冉屈膝回了礼,被周冉逗得笑了起来,本来慈和的脸上更添了一分无法又感慨的笑意。
“那人叫陆行之?先生甚么时候又收了个门生了?”周冉微微挑了挑眉,笑着看向齐老太傅。
这一眼看得齐老太傅顿时笑了起来,手指导着那龙飞凤舞的笔迹朝周冉笑道:“冉丫头看看,此人的字竟跟你一个路数,可儿家就比你写得好!嗯,张扬萧洒又不失韧劲儿,是笔好字。”说着又一叠声地叮咛孔嬷嬷从速将人请出去,就带到阁楼来。
齐老太傅本籍在南边一带,十岁时因战乱同家人走散了,背面展转入京做了官,几十年都没回本籍。就是前几年归去,也是物是人非,连齐老太傅自个儿也不如何记得清楚了。别说齐家现在的几个小辈,就是齐家几位老爷只怕也没去过齐家本籍之地。也就是齐老太傅犯了拧,才非得乖小辈忘本。
周冉表情极好地深吸了口气,满心舒畅地看着窗边跳动的日光一点一点洒出去,敞亮了全部屋子。临窗的梧桐树已经重新蒙上了一层富强的新绿。偶有几只胡蝶从枝丫间飞过,翩然起舞,让周冉恍觉本身的身子也跟着轻了起来――如许的明丽惹眼朝气盎然的夏季,总让人感觉暖和镇静。
马车从庄子上驶出,一起沿着绿草丛生的小道往观澜寺的方向而去。不过两刻多钟,马车便绕过观澜寺,到了寺庙后山山脚那座依水而建的小院子门口。
“说了说了,”小丫头面前一亮,忙不断地点头鼓掌道,“姓陆!那位爷说他姓陆,是从南边来的,还说先前跟我们老太爷见过。对了,另有帖子!”小丫头猛地拍了拍脑门,又低头扯着袖子,从里头摸出张折皱了的拜帖来,笑眯眯地递给了孔嬷嬷。
(这是明天的第二更,前面另有一更,大师别看漏了。这章挺肥啦,看在牛奶如此勤奋的份儿上,敬爱滴们请多投点保举票吧。另,感谢琼琼,石头和香脆小薯片亲的鼓励。)
周冉定了定神,强自压下心头的翻涌,捏着茶杯的手指微微用力,骨节泛白,脑筋里嗡嗡直响,底子没听清齐老太傅背面的话。
见周冉笑意盈盈地盯着本身看,一双眸子莹亮剔透,齐老太傅非常无法地皱了皱眉,满不在乎地哼道:“那是安溪侯世子,陆衍。行之还是老夫给他取的字。老夫前几年回南边……”
四月下旬,春末的余韵消逝得无影无踪,夏季的炎热从南向北渐渐侵袭过来,就连先前还非常清爽怡人的京郊也比平常热了几分。
齐老太傅拧着眉头嗯了一声,胡乱地点动手表示孔嬷嬷将拜帖放下,干枯的眼睛紧紧盯着那混乱无序的棋盘看了半晌,才渐渐收回目光,余光扫了眼一脸安闲地捧着茶杯的周冉,很有些无法地叹了口气,伸手号召了周冉近前,又拿起案几上的拜帖略略看了一眼。
“哪有甚么妖精?你好生说清楚,那位爷可说了是哪家的人?递了帖子没有?”周冉见这丫头年纪虽小却不失活泼机警,遂笑着问了几句。
孔嬷嬷哭笑不得地看了眼周冉,无法地劝道:“女人还在这儿呢,外头候着的那位是位爷,到底有些不便……”
几人说着话,孔嬷嬷已经引着周冉转过一条狭长的抄手游廊,再往前便到了一处极其清幽宁谧的溪边。溪水引自穿园而过的河道,一边连着从外院垂花门一向绕出去的抄手游廊,另一边则是绿树掩映、极其清爽清幽的一处阁楼。两岸都是一色的垂柳,碧绿翠绿,随风飞舞,水里的倒影和水面的影子一起闲逛,别有一番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