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谋乱天下[第1页/共2页]
袁绍收到刘备手札,当即与众谋士商讨,袁绍环顾四周,但见田丰道:
今番闻田丰所言,审配道:
“郑尚书有书来,欲令我起兵助刘备伐曹操,子远意下如何?”
“将军若迎圣驾,必到处受置,天子已非年幼,若迎献帝至此,则大大减弱军权,实为不智。况汉室衰弱日久,要想重新兴复困难重重,当今天下群雄盘据,所谓诸侯争霸,先得天下者为王。若迎天子放在身边,每次行动都得向他叨教,大劝旁落,如有违背,就落个抗旨不尊的了局,此非上策!”
田丰所授之计,实为上策,若如此,曹操绝无胜算。现在,袁绍兵强马壮,确是众诸侯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若步步为营,以静制动,蚕食周遭,那个敢挡?
“现在虽诸侯并起,然,天子尚存,将军若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养军马,伐不命者,何人能抵?则天下可定,将军功德无量。”
其师通天教主早算出闻仲临凡或有大巧遇,远非几番功德之事,如果运营恰当,脱了那封神榜也未可知。只不过他矜持身份,不便参与,只能看门下的福缘罢了。金灵圣母知紫衣孺子素有野心,若闻仲一死,则其必佐霸主,青龙星恐要受困。亦怕其乱了天相,故而在其身上留下赤胆忠心,只忠于袁绍一人。
郭图心中为之一震,他早已发觉这田丰晓得六合,战略高深,只是他看不破田丰其人罢了。听田丰所言,心中不由一动,但看袁绍面上并无神采,不由心下稍安。郭图用目光又扫了一眼审配与沮授二人,而他最后的目光却落在沮授身上。
袁绍闻言哈哈大笑:
“子远之见,正合我心!”
“现在迎圣驾,是至义之事,机会得当!如果不尽早行事,自会有人赶在我们前面,到时毁之晚矣。所谓衡量在于不失时机,有功在于速率迅捷,主公,三思啊。”
四人当即不语,将目光落向许攸,许攸见礼毕,袁绍道:
紫衣孺子沮授闻言知其不妙,忙道:
袁绍闻言颇通,本欲迎圣驾,可惜郭图在侧。闻沮授所言,暗赞沮授,眸子一转忙道:
“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而扶王室,为何不伐?莫非明公心慈,欲令曹操做大再伐?且不成忘项羽妇人之仁啊!”
紫衣孺子智计不凡夙来深受金灵圣母所赞,而青衣孺子自恃道法高超向来不平,下凡后更是到处与沮授定见相佐,暗中叫劲。
“夫救乱诛暴,是为义兵。恃众凭强,是为骄兵。义者无敌,骄兵必败,况行军制胜之策,不在强大!曹操尊奉天子以号令天下,现在我们率军南征,有违于义。何况取胜计谋不在于军队强弱,曹操法律严度,士卒练习精美,将相归心,不像公孙瓒普通是受困之人!现在放弃万全之策而兴知名之师,定不能胜!依我看,涵摄生息,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闻仲方下界,金灵圣母便算出不妙,暗道闻仲胡涂,晓得闻仲过了三十岁,必放内心浑浊。故而在袁绍下界之时,令两个孺子下界护持,青衣孺子刚正不阿,勇于犯颜切谏。而紫衣孺子智谋过人,腹藏千军,有此二人保闻仲,金灵圣母自承认以诛除凶兽且可保明主,则攻德无量,她却哪知贤人算计?
二人降世人间,青衣孺子化身审配,紫衣孺子化身沮授,同落冀州。直至妖星董卓入主长安,袁绍镇臂高挥,二人方随袁绍。
“非也非也,此时兵加曹操岂说知名?现在曹贼欺君罔上,大家得而诛之,以郑尚书此等隐士亦不忍视之,何况明公?公理应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除曹贼,上合天意,下乎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