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择婿标准[第2页/共2页]
看着长桌上的安排,谢涵感受这屋子不像是扬州的家里,细思了好一会,她才从父女两个的孝衣上辨出那是都城的家。
接着,谢涵再收起了这幅画,看向了第三幅画,第三幅画就是她趴在后花圃里的水塘里采莲花,看着这幅画,谢涵再次肯定了后花圃的水塘里必定埋藏着甚么奥妙。
谢涵听了细思起来,这顾家的嫡女和庶女择婿的标准太不一样了,嫡女普通都是嫁给高门大户,而庶女普通都是嫁豪门,最后几近都是在顾家的搀扶下平步青云,占有一个首要位置,不管是辽东都司还是云州守备,都是扼守着一个处所的流派,兵部侍郎就更不消说了,掌管着天下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兵械以及军政等,权力仅在尚书之下。
等等,香炉,香炉,谢涵想起了李商隐那首《无题》里的一句诗,“一寸相思一寸灰。”当时谢涵还不懂相思和灰有甚么关联和寄意,她只是从这句诗想到了“蜡烛成灰泪始干”,现在想来,底子不是甚么“蜡烛成灰泪始干”,而就是香炉啊,香炉不就是用来点香的吗?那香不就是为了思念母亲而点的吗?香燃尽后不就是成了灰吗?
不过父亲到底还是放不下她,以是提早奉告了她《乐府诗集》里的奥妙,如果她够聪明,完整能够按照《乐府诗集》里的奥妙去猜测其他几幅画里的奥妙。
只是这香炉里的奥妙会是甚么谢涵就不得而知了。
“好啊,方姨娘是从小跟着母亲长大的,就和我说说母亲小时候的事情吧。”谢涵恰好想找人探听些顾家的事情。
如何想也感觉有点不太普通吧?
庶出的三位别离叫顾霓、顾霜、顾雯,顾霓嫁给了老国公爷部下的一名将士,现在成了辽东都司,一家子还在辽东驻守;顾霜是三个庶女里嫁得最好,嫁给了一名探花郎,厥后官拜兵部侍郎,可惜前些年病没了;顾雯是最小的,也嫁给了老国公爷部下的一名将士,可惜姑爷在做幽州守备时也病没了。
遐想到父亲和何昶的豪门士子出身以及他们厥后在宦海的平步青云,谢涵思疑顾家择婿的动机底子就不纯,想必是早就拿定了主张让这些半子们来做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