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破军夺城[第1页/共2页]
轮番打击山谷口的节拍也乱了,阵型也没了。半晌之间,刚才搭上数千人才进步几步的阵地,又被山谷口戍守秦军一个反冲锋给夺了返来。
进步无门,后退之路也被秦军堵住。向两边跑吧,山坡上尽是秦军。最首要的是,他们落空了统帅。这残剩的一万五千韩军斗志全无,不得已,举起了白旗。然后就是一件一件的兵器落地声,山谷韩军全数抛弃兵器,要求投降。
韩军大量涌出去,赢平不慌不忙,号令统统人长戈一伸,就构成了一道麋集的铁刃。刃口锋利,望之骇人。真正的“刀山火海”中的“刀山”大抵就是这个模样吧。韩军看他们人未几,发一声喊,一齐冲上来,但他们碰到的这个百人队的战役力远超他们的设想。明显只要一百人,却像山岳普通难以撼动,无数韩军冲上去,只留下一具具具尸身,再上去一拨人,又全数倒下。城门口的韩军尸身越来越多,流出的血渐渐汇成小河,涓涓的向低处流,很多韩军兵士脚下一个不谨慎,就被粘滑的血液滑倒。在这千军万马的疆场上,倒下就意味着出局,后边立马就有无数双脚踩在倒地者的身上,一刹时成为肉泥!
此战灰尘落定,秦军大胜。赢平引得胜之军从北门入宜阳城,宜阳城内早已是鸡飞狗跳,民气惶惑。可战之兵全数在城外了,城内只剩下老弱布衣。这些人对秦军惊骇之极,深怕秦军屠城。要说也不是没如许的事儿,之前赵军四十万人都被秦军全数坑杀,何况他们这些老弱,更不会放在眼里了。是以宜阳城百姓多数战战兢兢,紧闭流派。大街上空无一人。
赢平带领着特战百人队,保卫着城北大门。真真应了一句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么百夫当关呢,更是难以撬开了。
城门冲不出来,后边另有两万铁骑的追兵,韩军现在的景况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只得向两边四散跑开,但要论跑,步兵怎能跑的过马队,两条腿的如何也跑不过四条腿的。在秦军铁骑的收割机强力收割之下,独一数千残兵逃出去,余下之人半数被俘,半数被歼!
宜阳初定,赢平调集众将论功行赏,特别对白亮,霍木青的斩首行动大加赞成。不但能击溃韩军,还能省却秦军冲锋陷阵,可谓大功一件,特别予以嘉奖。
众将总结此次宜阳之战,用时六天不足,共战役两次。第一次时蒙武轻敌冒进,中了韩军埋伏,导致秦军锐气初堕,蒙武还身负重伤,不得已回咸阳疗养。第二次赢平批示,先进犯韩军粮草,引韩军出城救济,再在土山设伏,包抄先出城之韩军。后出城之韩军被秦军纯马队所克,战役力阐扬不出来,想返回城中时,后路已经被断,北城门失守,前后夹攻之下,后出城的三万韩军也被毁灭。如此战绩,可谓可喜可贺。
白亮和霍木青对视一眼,哈哈大笑,没想到他们共同起来,一个斩首行动,就让这一万五千人投降。如此高的投资回报率,的确让人喜出望外。好吧,来者不拒。先受了这些投降之兵再说。
韩彪倒地的时候,韩军一万多人仍然有点不信赖。那但是他们的主将啊,韩军固然不支,但在重重保卫之下,主将的位置就是最安然的,即便主将战死,也必定是在韩军全数战死以后才轮的到他。何况韩彪本人也是技艺不弱,如何看起来毫无还手之力呢。这不科学啊。
秦军铁骑以一个百人队为根基战役单位,在韩甲士群稠密处横冲直撞。长戈架起来,胯上马跑起来,居高临下。戈刃一扫,就有一名韩军步兵的脖子被戈刃隔破。活络点的能躲过这一戈之击,但也躲不过后边的戈。一把把长戈就像一架架收割机,收割着无数韩军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