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骨肉分离[第2页/共2页]
碧柳不信,“小徐公子本是住在宫中的,有太傅授业,姬恒老先生再如何享誉天下,也不及太傅呀!”
碧丝无法,瞪了她一眼,又持续先前的话题。“我传闻,此次镇国公借此机遇带着宁远侯府的小公子南下,是为了拜师。”
可作为顾昭,她倒是时候忧心儿子和兄嫂的。听闻镇国公顾连克日也病倒了,且连顾家二公子也一并倒下了。大夫说,这病尚且不轻,需求去南下疗养。镇国公给天子写了一封请辞信,洋洋洒洒数千字,天子现在正在艰巨期,再如何不舍得他分开朝堂,也不能“不仁慈”不让他养病,只得含泪应允,并叮嘱其早日归朝。镇国公扣头谢恩后,便带上一家长幼,趁便带走了小长生,欢欢畅快往登州去了。
一时候大师都有些感念,屋内氛围凝重起来。
碧丝沉吟半晌后,持续说道,“与其在宁远侯府享福,不若跟着母舅南下,好好读书。贵胄后辈能通过科举入仕,必然是被另眼对待的。到时候小公子做了官,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袭爵与否又有甚么大不了。何况他有皇后姨母,国公母舅,便就是不要宁远侯世子的名头也能够过的好呢。”
可姜采却一下明白了镇国公的苦心,大哥公然疼她,便就是她不在了,也一心照拂她的孩子。内心说不上的五味陈杂,姜采垂下了眼眸,掩蔽住眼里的情感颠簸。
转眼便是腊月十五,姜淮的生辰。老太太自拿了梯己钱,叮咛下来要给姜淮过个生日,请亲朋老友来热烈热烈。
儿子被带去了登州,短时候内是不成能再有相见的机遇。姜采固然牵肠挂肚,可也何如不得。只一面忍着骨肉分离的苦,一面尽力的将本身的日子过好。
“那可不必然。”碧丝点头,“太傅教的是皇子,治国平天下的史乘读的多些。可若论科举策论,还是姬恒老先生更短长一些。朝中普通科举入仕的大人们,都是姬恒老先生的弟子。”
“拜甚么师?”统统关于儿子的动静,姜采都不放过。手里的账册完整看不下去,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碧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