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鬼吹灯II》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2页/共4页]

马六河喜出望外,心花怒放,一张老脸上的皱纹都伸展开了,连赞胡先生不愧是“金点”中的高人,省里的名家都请遍了,谁也没看出马宅那里凡了凶煞,可胡先生是火眼金睛,在山上一眼就能窥破玄机,真是神仙般的本领,碰到如此高人,必是该当咱马家气数不断。

而后胡先生申明远扬,提起金点胡先生,晓得的都要挑一挑大拇指,赞他一声“神术金指”,但树大招风,垂垂就有很多贼人盯上了胡家,想绑了他去寻龙脉盗墓。

别的还要筹办一些前清的铜钱,在挖坟见到棺材以后,棺盖上要压几十枚铜钱,内里还要设两道绊脚绳,就是制止它乍尸弹起撞破棺材。压棺的铜钱又叫千斤一文,传闻如许做能够隔断尸身电气,别的说铜钱是官钱,压住了僵尸就起不来。方术之士更以为古钱花押为官印,可破圆光,至于这花押的传说就众说纷繁了,传说古时有妙手空空者,不消探囊,便能取财于千里以外,以是凡是大户人家都要在银库中放一锭带官府花押的老钱或元宝,称为“押库”,如许就不会被盗了,并且花押古钱也能僻邪,年代越久越好。

当时厚葬之风已衰,但还是风行给死人放压口钱,嘴里含着银元和铜钱,而马家又是财大气粗,棺中实在有些豪阔硬气的事物,死尸的衣服不消说了,单是那烟袋的殷红玉嘴,就能值几百块现大洋,最后连马老太爷嘴里镶嵌的几颗金牙都给拔了,方才砸棺毁尸扬长而去,其状惨不成言。

按本地的丧葬民风,牵坟移棺的时候还要最重视“避口”,这并不是指绿林道上的黑话,古墓是死者的领地,活人来找死人,必须得想点借口让本身放心,因而硬给本身增加了很多忌讳,“避口”便是口头上的忌讳,最忌说诸如:“死、尸、阴、冥、逃、坟、墓。”之类的字眼,以为这些字太不吉利,在扳谈的时候都要尽量绕开。棺材二字发音同官财,以是并不需求避口,似此各种庞大的土风端方,胡先生都是向来熟知的,指导起来皆有章法。

可淤泥庙旧址离此甚远,与马宅底子不在一条地脉上,马六河见金点胡先生始终没瞧出甚么花样,心中更觉忐忑,就问他此地如何?究竟是吉是凶?不由抱怨徒弟传下来的半本风水秘术现在已经式微,八成是前几辈人传漏了甚么,只留下半本残书,要不然如何会不太精确呢?

胡先生指着山下对马六河说,你且用眼细看,马宅西侧的高山象个甚么?马六河顺动手指看去,只见自家宅院前面有座娟秀葱茏的山岳,平时也见得惯了,习觉得常,并未感觉如何,但现在加意打量起来,不觉也是一声惊呼:“清楚象是一顶帽子,这是……是戏文里判官的帽子啊。”

胡先生追悔莫及,早知如此,当初开甚么卦铺充甚么金点,老诚恳实给地主家放羊也是好的,现在落个活埋的了局,自做孽不成活,也只好认命了,在世人相逼之下,愁眉苦脸一步三挪的蹭到坟坑前,脑筋里不竭策画着――如何能捏个大谎儿出来保全性命。

那马家固然有得是钱,但毕竟不是贵族,民国期间也不再有人在地底构筑冥室,只是要挖个深坑落葬,十几个大小伙子轮番开挖,这坑挖的比房屋地基打的还要深,眼深浅就要合适了,却俄然挖到一块石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