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军民皆伤蝗灾祸[第3页/共3页]
杜蘅估计头一回见主家老爷,声音严峻得有些颤抖,但口齿仍旧利索:“回老爷话,杜蘅之前没名字。家里直接叫大丫。”
杜蘅诚恳的点头:“杜蘅生在农家,家中几辈都是佃农,未曾有过读书人。”
柏舟揉了揉郭奕脑袋,一言不发地从袖子中取出荷包数了五文递给大丫。大丫欣喜地接过,然后取出此中三文回身交给身边的几个火伴,声音哽咽:“我要走了,这些你们拿好。能换半个饼子的。”
杜蘅低着头,非常恭敬,“杜蘅籍在山阳。”
郭嘉眼睛眯起,漫不经心肠说:“哦?兖州人啊?传闻兖州在兵戈,你一个女人家从兖州流落到豫州想必吃了很多苦头吧?”
郭奕眼睛茫然地望着蔡妩,一时愣怔没有反应。蔡妩见此不由心中一揪:他再如何早慧也只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孩子,如果放当代,说不定还在幼儿园玩拼图摆积木呢,他如何能够了解这些东西。因而蔡妩疼惜得拍拍儿子:“现在不明白也没干系,等你长大了,天然就晓得娘说的甚么意义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娘还得把杜蘅的事给你爹爹说说,奕儿要和娘一起去你爹爹书房看看吗?”
“大丫这个名字今后就别叫了。打明天起你就叫杜蘅吧。”
郭奕垂着头,挨挨蹭蹭到蔡妩跟前,抱住蔡妩把脸埋在自家娘亲衣猜中,声音闷闷地说:“杜蘅奉告奕儿,她不想被吃掉……娘……这是甚么意义?”
恰好此时冀州袁绍还正儿八经给鄄城了一封招安信,言辞很朴拙,语气很亲热,粗心就是:阿瞒啊,你看我们哥俩从小玩到大,友情挺好。你现在新失兖州又军粮不济。兄弟我实在是看着不落忍呢。干脆你来我这儿,把老婆孩子也带来,哥们儿在邺城给你盖了所大屋子,等今后咱挨着住当邻居如何样?
郭奕看的似懂非懂,柏舟仿佛被勾起旧事,闭着眼扭过甚去不忍再睹。
新的了名字的女人一下子跪倒在地,给蔡妩磕了一个头后,眼睛泛泪,语气难掩冲动地说:“杜蘅……杜蘅谢夫人赐名。”
郭嘉挑挑眉,不置可否地持续问:“你家是那里的?”
柏舟听完淡笑着点点头:还行,算是识时务。晓得轻重,听得懂敲打。
蔡妩笑了笑,摆动手:“该说的事你都替我说了,看来我不消找你家先生了。”
蔡妩摸摸儿子脑袋,声音发涩:“内里一斛谷是四十万,豆麦二十万。杜蘅一个半大女人却只值五文。奕儿,这就是粮朱紫贱,无粮可吃,人却还要保存,如何办?”
蔡妩闭目点点头,然后拉过儿子,一字一顿地说道:“奕儿,你要记着:这个天下上,最可敬的不是皇天后土,四方神鬼,而是人类本身。最可骇的也不是瘟疫病灾,天命无常,而是人类本身。”
大丫眼睛一亮,伸出一把手:“五文。大丫只要五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