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第4页/共5页]
是以这一战也能够说是当时无愧的大捷,唐军前锋人马进入青海要地已经有了不竭的时候,终究获得了如许一场值得夸耀的胜利,自上到下也都是群情奋发,后续的追击告一段落以后,郭知运便马上制定战报着员送向火线。
那录驿向西的这一段赤水河道又被称为赤水源,青海本地则称为沙棘沟,河道固然曲盘曲折,但却直通现在蕃国雄师地点的积鱼城。
郭知运窥伺一周后,不免感喟一声道。蕃军筑堡为守的手腕利用固然有些古板,做不到攻守之间的矫捷切换,但也是以让打击变得艰巨。
郭知运于高岗上上马,脚下是全无泥土覆盖的岩壳,坡下便是赤水河沟,但却全无水波流淌,透暴露来的河床泥块已经略显龟裂,本来河边浅生的水草也在阳光暴晒下枯死。
部将高舍鸡上前叉手回道:“已经探查明白,五十里外有牛心堆,为赤水源上游大隘口,牛心堆西北两侧六水汇流,蕃军于隘口设堤,峰岭设堡,驻军约两千众。牛心堆周边皆有蕃营设置,各为照应,众在七千高低……”
固然说慈不掌兵,但若非本性大凶大恶之人,谁又会对存亡淡然呢?
一世人簇拥着郭知运绕过那录驿,策马前行不远便到达了赤水河谷,此时阳光已经晖映大地,视野变得极其宽广,气温也逐步变得炎热起来。
以是眼下最公道的做法,就是攻夺蕃军牛心堆这一据点,让水源与前行的征途都变得通畅起来。
固然此战蕃军动员力度一样极大,但在天然伟力面前一样纤细。何况因为阵势的原因,积鱼城四周的乌海本就是黄河的泉源之一,境域中一多数的冰雪融水向此会聚,若蕃军再持续梗阻河道,只怕没比及唐军打过来,众多的河水便要先将积鱼城给淹没,以是如许的手腕必定不能耐久。
垫脚极目向西望去,曲折的河道全无水色波澜,有军卒沿河向下发掘,坑洞已经挖的极深,但翻出的泥土也只是略有潮意,完整没有地下水涌动出来。
固然这一手腕有着各种限定,但也并不料味着就全偶然义,起码在当下跟着地表水源的临时干枯,唐军的主力人马是很难直接兵临积鱼城下,这就给蕃军争夺了极大的计谋时候。
这一起蕃军将近两万余众,直接的斩获固然只要非常之一多一点,但若加上那些逃散、受伤与投降的,能够说是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战役力,几近不成能再成建制的参与到后续战事当中。
很较着,牛心堆便是蕃军阻扼赤水泉源的重点地点,阵势固然不算奇险,但却驻兵数千不足,可见对于此地的正视。
并且这类阻断水源的绝户计也只是权宜之法,且合用范围有着很大的限定。青海湖固然本身水多苦卤,但也是地区中间水汽充盈地点,周遭山岭冰雪融水一样会聚出包含大非川在内的诸多河道,这都是蕃军所节制不到的。
当然,蕃军的这一做法也流暴露几分底气不敷。前路人马的惨败让他们熟谙到唐军战役力之强大,在正面疆场上的攻防之计尚无建立,只能在战役以外的元素上另辟门路。
目睹这一幕,郭知运自是气闷不已,他是河源老卒,经历过唐军势弱、不得不在赤岭一线设置烽堡死守陇边的光阴,却没想到现在两边攻守态势互换,而蕃军又把唐军的本领学个实足十。
牛心堆是一处土石堆叠的高坡,因形状近似牛心而得名,坡度并不算大,但范围却非常广漠,南北略窄、东西极宽,蕃军在坡顶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