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冠冕唐皇》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0024 神皇鉴诗[第1页/共3页]

宴席午后,适逢骤雨,雨后六合如洗,园景清爽,神皇偶发兴趣,殿上赋诗一首,并命在场女官应诏试和,也存了考校新进女官才情如何的意义。

厍狄氏奉酒谢恩,然后才缓缓诵来,恰是几日前所见上官婉儿的《雨晴》,一边念诵着,还一边望着上官婉儿点头表示。

上官婉儿往丽春殿送了一次文牍,待返回直堂的时候,便发明本身的席案四周堆积了几名女官,而她此前写诗的素笺正被几人传看。

上官婉儿闻言后倒是一奇,一边走回本身的席案一边发问道。那一张纸笺上,前面写着的是永安王原诗,前面则写着上官婉儿修改过的诗文。

上官婉儿闻言后只是笑笑,真正首要的文书笔迹她天然会妥当收起,不会随便摆在案上。但听女官曲解这是她的诗作,本待要开口解释,却又听对方说道:“跟后作比拟,我还是更喜好秀士前作。”

如果说旁人的点评还不能压服上官婉儿,那么神皇这一番评价,则就真的让她无言以对。不但仅只是因为害怕神皇的身份权焰,而是对神皇的观赏程度发自肺腑的倾慕崇拜。

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工致是工致了,但正如神皇所言,俗景陈列,机器平常。上联首句蕊与叶的辨别,就在于入不入心,能入方寸者则必动听,情之所起,又那里是诗工斧凿能比得上的。

且不说上官婉儿心中叫苦,神皇本来侧偎御床,在听完厍狄氏所吟诗作后也并没有甚么特别的表示。但是在听到另一名女官所诵同题《雨晴》以后,便忍不住坐起家来,娥眉微扬,指着上官婉儿笑语道:“居夏咏春,已是一奇。婉儿另有兴趣连拟两诗,不过这后一题应当是前作吧?”

评价完这一首小诗以后,武则天接下来的话又让上官婉儿颈后绒发炸起:“这一题两首联绝,前者得趣,后者在工,却都不是婉儿你惯常诗风,如何逸趣偶生,作此吟琢?”

她倒不是非要与永安王争个胜负,毕竟本身春秋经历、学养诗才都已经养成,也没有需求去跟永安王比较,只是刚才一边倒的评价让她有种雅音难鸣的伶仃感,感觉本身用心砥砺被人忽视而有些没法接管。

执权越久,朝野贤流供其品鉴授用,评价一两首小诗孰优孰劣天然不在话下。

“后作工致便诵,意气天然更足,但都锁在了字面,反倒不易让人有感遐思。大抵是暑意蒸人,追爱春雨,前作与其说导人出境,不如说是勾民气补闲情,但却拙思难就,才让人有诗外意趣盎然之感。若我能有上官秀士如此诗情,大抵也要忍不住提笔再修,精益求精。”

听到神皇这一番点评,上官婉儿心境已是一震。在场不乏女官也参与前日会商,特别那名代吟的女官听完后,已经是忍不住击掌赞叹起来:“上官秀士一题两成,妾更爱前作,苦于拙思不能拣辞嘉赞其优。神皇陛下妙言点诗,妾才知所爱花间细蕊。”

只是在轮到远本枝院女官时,御正厍狄氏却说道:“妾才情乏乏,强应不得,恐伤陛下雅兴,请以上官秀士旧作代和。”

不过幸亏厍狄氏所用乃是上官婉儿所改的诗作,这也让她在稍感光荣之余不免又隐有窃喜,可见在厍狄氏心目中也感觉本身这一篇改诗较之原作更胜几分。

唐人作诗成俗,一题多作都是平常,但这两首诗字义如此附近,很较着是不满前作,持续砥砺润色的成果。

但上官婉儿却没想到,关于这两首诗仍不足音,并且余音还不小。

雨前初见花间蕊,可见自是惜花人,目及于微蕊,也尤衬雨打花落之可惜。雨前不见花间叶,固然毕言繁花景盛,吐芳遮叶,但也只是平常看客道途仓促一瞥,大不及洞见花蕊之爱花惜花。固然成于工致,但却失了这一点意趣,不过俗景陈列,意境已经远远有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