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 神皇鉴诗[第1页/共3页]
说这番话的是御正厍狄氏,对于上官婉儿的才情赞美溢于言表。毕竟文理精通与诗才盎然是两回事,结论是非谁都能讲上几句,取韵成诗则难度更高。上官婉儿的诗才在一众女官当中也是俊彦存在,可谓是家传渊源,续而不断。
宴席午后,适逢骤雨,雨后六合如洗,园景清爽,神皇偶发兴趣,殿上赋诗一首,并命在场女官应诏试和,也存了考校新进女官才情如何的意义。
只是在轮到远本枝院女官时,御正厍狄氏却说道:“妾才情乏乏,强应不得,恐伤陛下雅兴,请以上官秀士旧作代和。”
且不说上官婉儿心中叫苦,神皇本来侧偎御床,在听完厍狄氏所吟诗作后也并没有甚么特别的表示。但是在听到另一名女官所诵同题《雨晴》以后,便忍不住坐起家来,娥眉微扬,指着上官婉儿笑语道:“居夏咏春,已是一奇。婉儿另有兴趣连拟两诗,不过这后一题应当是前作吧?”
神皇点评不止于此,持续说道:“蛱蝶飞来过墙去,飞来二字暗含寻索,小物此心同我,俱是爱花,寻而不见,过墙飞走。‘繁飞’二字只得一个躁闹,风景大失,前情俱无,实在是坏诗的蠢字。应疑秋色在邻家,妙在观景者之不自傲,蛱蝶小物,与我一情相通,虽弃此而走,我不肯笃言讥其笨拙,只作‘应是、或是’之猜想。‘却’之一字,虽切声韵,只笑蠢物徒劳,怨而讥之,余情倒是大损……”
神皇在宫内并无外廷的威容,对女官们也多是和蔼,华髻盛妆,身穿紫金大袖衫裙,举手间臂弯处缀珠饰彩的织羽披帛熠熠生辉、如一道银河绕身流淌,丰腴美艳,不减色于在场任何一人。
上官婉儿闻言后更是沉默,她只从字句方面去吟咏感受,感觉花间蕊与叶底花有强对之嫌,分歧回文之妙。
本枝院的直堂里,人来人往,事件繁多,旧事未已,新事又来。
见上官婉儿点头应是,武则天便笑起来:“一题二作,前者应是有感而发,一派天真洒趣,后者则收勒诗情,句式更工。但有前诗在先,厥后的砥砺反而没有需求。
现在听到神皇点评,这才感遭到那种昂首看花、细蕊清楚的意趣,远远不是廊下远观繁花似锦、斗艳夺叶能比。
上官婉儿恭然起家应是,事光临头也只能应下来,不敢再提这诗原作乃是永安王这一件事,以免扰了神皇兴趣,只在心中暗道一声抱愧。
“秀士返来了!”
上官婉儿闻言后只是笑笑,真正首要的文书笔迹她天然会妥当收起,不会随便摆在案上。但听女官曲解这是她的诗作,本待要开口解释,却又听对方说道:“跟后作比拟,我还是更喜好秀士前作。”
对于这一首改诗,上官婉儿实在也是有些不对劲,只感觉仍欠高雅绘饰,失于浅白。如她祖父上官仪有“青山笼雪花”旧句,初读只感觉文辞平衡,但若细心咀嚼,初春残雪片片散落山林,被派头浑厚且朝气盎然的青山所覆盖监禁,这才是真正的写景巧思。
“前作意趣活泼,那么后作就乏于可赏?”
听到神皇这一番点评,上官婉儿心境已是一震。在场不乏女官也参与前日会商,特别那名代吟的女官听完后,已经是忍不住击掌赞叹起来:“上官秀士一题两成,妾更爱前作,苦于拙思不能拣辞嘉赞其优。神皇陛下妙言点诗,妾才知所爱花间细蕊。”
几今后,又有一批新的女官入宫任事,为了让她们尽快融入新的身份,神皇在百忙当中拨冗而来,于本枝院廊殿赐宴一众女官。
评价完这一首小诗以后,武则天接下来的话又让上官婉儿颈后绒发炸起:“这一题两首联绝,前者得趣,后者在工,却都不是婉儿你惯常诗风,如何逸趣偶生,作此吟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