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赖在宫中(二更)[第2页/共8页]
颜墨白则在旁出声加道:“要凉茶。但微臣现在身子困顿乏力,若能再送两个靠枕过来,便再好不过了。”
说着,再度放动手中的墨笔,沉寂无波的道:“国师之事,便先行压下,现在,江南水患迫在眉睫,本宫倒是要问问摄政王,群臣捐款之事,如何了?本宫若未记错,本日,摄政王便得将统统捐来的银两,充入国库了。”
凤瑶极其直接的迎上他的眼,“摄政王心虚了?”
凤瑶瞳孔骤但是缩,思路翻转,并未出声。
凤瑶神采微动,并未当即言话,待默了半晌,正要出声,何如,到口的话还未言出,不远处的殿外再度扬来宫奴焦心的嗓音,“长公主,皇上在寝殿大发脾气,皇傅与嬷嬷皆劝之不住。”
凤瑶冷酷观他,思路翻涌,也未再言话。
他眼角稍稍一挑,“长公主对微臣心有成见,想来微臣说甚么,长公主皆是不信。但长公主也不必心急,待得国师下山入京了,长公主当时再对微臣改酿成见,也不迟。”
他似是能猜中她的心机普通,开门见山的便问了出来。
待跟着御林军再度绕过一条小道后,便已到达这冷宫的后院。
此人,倒是终究来了。
凤瑶速步跟上,法度敏捷,待入得冷宫后,只见冷宫当中,顶着满头乱发的宫妃或惊骇而跑,或痴傻而笑,稍稍有几名普通的,则满面惨白的朝凤瑶跪下,身仔细瘦如枯,高耸狰狞。
一时,在场之人皆未出声,周遭沉寂无波,压抑得令人头皮发麻。
她目光微挪,随即按捺心神,正要朝尸首踏步靠近,不料足下刚行一步,衣角,则被身后之人拉住了。
她当即起家,速步朝殿门而去,待翻开殿门,便阴沉沉的朝殿外立着的御林军道:“带本宫去看。先往冷宫。”
凤瑶阴沉道:“摄政王此言,倒是对国之帝王有观点呢?再者,一国之君,后宫三千本是天然,一些犯事的宫妃被移入冷宫,也是天然。摄政王如此为冷宫之女言道不平,乃至决计挤兑帝王薄情寡义,又是为何?”
她眼角微挑,默了半晌,随后踏步朝边一站,极其可贵的对他让步了一次。
懒惰无波的嗓音,却独独透着几分未曾粉饰的冷嘲。
说着,慢腾腾的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座椅,话锋一转,“微臣昨夜一宿未睡,本日困顿疲惫,微臣可在那椅上坐着回长公主的话?”
他勾唇笑了,“长公主乃我大旭巾帼之女,又为我大旭监国公主,想来长公主说出的话,也自是一言九鼎。是以,若真到了当时,长公主若还到处冲突微臣,对微臣成见颇深的话,想来也有些说不畴昔了。”
沉寂的氛围里,颜墨白缓缓出声,“长公主,但是也在思疑柳襄了?”
凤瑶偶然再与他多做胶葛,仅是垂眸下来,握了墨笔,目光凝在奏折上,降落无温的道:“趁本宫还未惩罚摄政王之际,你若识相,便滚出去。”
凤瑶凝他两眼,未再回绝,仅是开口唤了宫奴上茶。
他似笑非笑的朝凤瑶望着,面上也未半分异色,嗓音也还是懒惰随便,“长公主都不听微臣说完,便责微臣办事倒霉,倒也果断了些。”
是吗?
凤瑶瞳孔骤缩,阴沉而道:“如此说来,这可疑之人许是另有幕后之主?”
柳襄如果查出有题目,他定会将柳襄杀了,但若柳襄查出并无题目,他便要将柳襄阉了。
颜墨白放了筷子,徐行跟来,“皇上脾气特别,平常之人若要当皇上的皇傅,自是镇不住皇上,更别提教他读书识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