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页/共3页]
顾三娘先是一楞,随后莫大的高兴涌上心头,除了沈拙,是再没有旁人会给她寄信的,她赶紧说道:“快拿给我看。”
店小二点头说道:“不是哩,是寄给你的。”
顾三娘没法,读书上的事她半点也帮不上忙,但是既然御哥儿不肯去,她也不能逼迫他,因而顾三娘只得叮咛他好生学习,每日她回家,总要御哥儿劈面读书给她听,还要查抄他写得字,那些字她虽说看不懂,写得工不工致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顾三娘很快想起她还没给店小二跑盘费,她从荷包里数了十几个铜钱,还特地多给了两个,并说道:“再有寄给我的信,还请你快快的帮我送过来。”
这么暗自思忖了一番,顾三娘问道:“这信还是寄给我们当家的么?”
沈拙比顾三娘想得更长远,都城的局势风起云涌,各方派系错综庞大,东宫的来信,想来瞒不了蒋安两家,只要他踏入都城一步,便无疑会被归到东宫一党,沈拙独一担忧的就是连累了顾三娘她们母子三人。
沈拙不在家,一时半会儿又回不来,家里无人教诲御哥儿功课,顾三娘担忧他荒废了学业,可惜梨山书院太远,她不放心送御哥儿去读书,不久她探听到城里有一名老秀才,便带着御哥儿去拜访他,想请他教诲御哥儿,那老秀才收下银子和礼品,嘴里承诺得好好的,但是隔日御哥儿就不肯再去,本来他嫌弃老秀才学问不精,他看书碰到不懂的处所,老秀才嘴里只会说些之乎者也的话来对付,半点也答不到点子上去,于其如许,还不如他在家里自学。
这时,粥棚里的帘子被掀起一角,微微暴露了一个妇人的脸庞,只因隔得太远,顾三娘眼神又不好,故此她看得不大逼真,传话的小丫头扭头望了一眼,她说:“喏,那就是我家的姨奶奶,她叮咛我请你进棚喝粥呢。”
店小二拿出一个油纸包,顾三娘孔殷的接过来,她想也不想就朝着家里快步走去,要叫御哥儿读信给她听,那店小二看她不管不顾的模样,嘴里连喊几声:“哎,顾掌柜!”
自打沈拙走后,顾三娘单独带着两个孩子度日,屋里少了一小我,像是冷僻了很多似的,白日她守着铺子还好说,到了夜里,她经常独坐到深夜仍没有一丝睡意。
直到商队要启程了,那押车的伴计跟沈拙打了一声号召,他二人惊觉时候过得如此之快,想到就要别离,顾三娘望着沈拙,她红着眼眶说道:“你必然要保重本身,我和两个孩子就希冀着你呢。”
送走沈拙,顾三娘并未在桐城多加逗留,她只往戴春林走了一趟,隔日便乘船返回郦县。
御哥儿拿动手札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说道:“但是爹爹没说他住在那里,我们写的信该寄到那里去呢?”
“快读给娘听听。”顾三娘嘴里不断的催促着御哥儿,秦大娘也走过来,几小我围着御哥儿,接着就听他用稚气的声音念动手札上面写的内容。
顾三娘摇了点头,昨日听了太多勾心斗角的故事,她对这些富朱紫家一心敬而远之,是以她说道:“烦请你替我跟你家姨奶奶道一句谢,我家中另有事,就先走了。”
顾三娘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想起两年前,她初度和沈拙来到桐城,偶然间冲撞了刺史府的姨奶奶,不想本日竟又碰到她,这两年她经常到桐城来,对这位刺史府的姨奶奶也有所耳闻,传闻她乐善好施,搭棚施粥,捐银送药,很受贫民的恭敬,故此城里的人送了她一个尊号,称她为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