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共3页]
两家住在同一个院子大半年,顾三娘很少听他提起之前的事情,因而问道:“那好好的又为何要搬到我们县上去,在京里住着不好?”
沈拙恐怕她又鼓起效仿这些外洋贩子的心机,赶紧说道:“你当这钱是好挣的呢?这一起千里迢迢,风餐露宿且不说,就是那些客死他乡的人也不在少数,我客岁离京,在来的路上听人提及,从爪哇国来了一队商船,谁知在海上碰到暴风雨,整队商船全数淹没,竟是无平生还。”
沈拙朝着他供手说道:“王掌柜,鄙人沈拙,与这位顾掌柜乃是从郦县来的,此番登门是有些事情想要就教,也不知王掌柜是否便利。”
进了桐城,顾三娘可真恰是大开眼界,沿街商店林立,走在街上各种叫卖声不断于耳,她乃至于还街头看到那金发碧眼的外族人,沈鄙见她吃惊的模样儿,便道:“这是从大宛国爪哇国等地赶来的贩子,他们带着香料和玉石到我们大元调换瓷器丝绸等,再返国高价出售。”
顾三娘耳根一红,她长这么大,就是和张银锁结婚时都未曾涂脂抹粉,再说又是当着沈拙的面,怪不美意义的。
沈拙笑道:“我先前住在京里,所见所闻的天然也便多一些。”
顾三娘灵敏的感受他仿佛不太情愿提起旧事,也便不再多问。
“小娘子皮肉白净,配着这个媚花奴的口脂恰好,我们店里新近出了一款紫色的圣心颤,小娘子要不要也尝尝?”
那伴计应了一声好,从柜子里拿了几个白玉盒子,并翻开来对顾三娘说道:“这是媚花奴,这是半边娇,那是迎蝶粉。”
顾三娘一起听着沈拙给她提及诸事的传闻,长了见地的同时,还说道:“沈举人,我还当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想你竟晓得这么多。”
顾三娘啧啧称奇,她对沈拙说道:“你看看他们,才端的是有本领的,阔别故乡到这么远的处所来做买卖,跟他们一比,我这倒不算甚么了。”
沈拙听了她的话便放下心来,此时天气不早,该去找处所安设下来,他先前到桐城来过几次,对城里还算熟谙,因而便带着顾三娘去投店。
顾三娘回了一笑,便进了店内,只见内里装潢的都丽堂皇,一列列展柜镶嵌着玻璃,里头放着各色胭脂水分,那店里的伴计看到有客人来了,仍旧先满脸堆笑的打了一声号召,又问:“客人想看些甚么?”
顾三娘走近,到底是妇人爱美的本性,当看到那些洁白的瓷盒里盛放的各种胭脂时,就连眼睛也看直了,她看了一遍,也就常用的胭脂膏茉莉粉铅粉她曾见过,其他的她也就听人提及过罢了,更有甚者里头另有很多东西她是头回所见。
幸亏顾三娘还记得她此番来的目标,何况她又戴着孝,涂脂抹粉的不甚得当,她悄悄用手帕擦了唇上的口脂,只对伴计说道:“你家的胭脂天下广闻,那是再不必说的,只是我本日却不是为了买来自用,不知你们家掌柜的在不在?”
顾三娘经不住他的劝说,便用手指挑了一点涂到唇上,那伴计也是个机警的,赶紧拿了一面小圆镜递到她的面前,顾三娘看着镜里的人,艳红的口脂带着亮色,仿佛整张脸也明快了几分,她又嗅了嗅手掌,香气淡淡的,透着一股甜味。
两人说话之时,已找到了戴春林的店铺,这戴春林位于桐城最繁华的地段,一排四间铺子,统共三层,正门口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誊写着三个大字,顾三娘不认得,不过她猜想应当就是戴春林的招牌,此时因是凌晨,铺子里收支的客人不算太多,门口有个伴计,正拿着扫帚扫地,看到顾三娘和沈拙二人,先停动手里的行动,朝着他们恭恭敬敬的问了一声好,嘴里机警的说道:“客人来得真早,请往内里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