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代农家日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看书[第1页/共2页]

椅子有些高,她人矮腿短够不着地,书便没法放在膝盖上。她干脆脱了鞋,盘腿坐在椅子上面,再将书放平,翻看起来。

并且,这些诗寄意深切,又岂是杜锦宁能自行看得懂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雎鸠是甚么,便是杜寅生本身都不清楚,只晓得当年先生奉告他,那是头有冠羽的一种鸟;至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能希冀一个十岁的小屁孩子懂么?

杜云昌实在搞不懂杜锦宁那小脑瓜子里想的甚么了。人家刚识字的小孩儿,自是先生给甚么书就看甚么书,最多不过是看些话本。便是他本身,要不是他写文章时要引经据典,触及汗青,考策论时也要用到这些知识,他也不会看这类跟汗青和时政相干的册本。

杜寅生等候的神采一滞,想起《诗》里最开端的那一首《关雎》十六个字,就有五六个是《三百千》里没有的。他也没教过杜锦宁念,杜锦宁不熟谙这些字很普通。

杜锦宁挠了挠头:“我就想看看。”

“我过来找四叔借书看。”杜锦宁腿上的不适感轻了很多,她在原地动了动腿,对杜云昌道,“四叔,我没事了。”

“慢着些,不急。”杜云昌忙道,起家过来扶她。

杜锦宁点点头。

杜寅生已掀帘出去了,看到杜锦宁,惊奇了一下,便笑道:“宁哥儿,你如何在这儿?”

杜云昌一愣:“就看完了?”

杜锦宁无法,只得磕磕巴巴地背了起来,赶上不是《三百千》上呈现过的字,她就跳畴昔,且句逗也乱停。那本《史鉴》上的冷僻字本就很多,被她如许一念,顿时各种混乱。

杜云昌一愣,问道:“你如何想看这类书?”

杜云昌只得点了点头。

“嘶……”那酸酸麻麻如蚂蚁爬的感受从脚底传上来,她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杜锦宁有些脸红地低下头去:“看了几页,不过好多字不熟谙,又不晓得甚么意义,就没看下去了。”

杜云昌那张书案也不大,上面放着文房四宝和一本摊开的书,再没多余的空间,杜锦宁也不想打搅到杜云昌,便没凑畴昔。

杜云昌这屋里有炭盆,窗户也捂的严实,只在棉帘处留些裂缝透气,非常暖和,比杜锦宁留在那边屋里要舒畅多了。她这一看,就看入了迷。比及闻声杜寅生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时,杜锦宁才发明已是中午了。

她从怀里取出那两本话本,放到书桌上:“四叔,这两本书我看完了,还给您。”

实在她回想一下,书上的内容根基都记得,要背出来也不是难事。只是她不想表示太妖孽,上面那些冷僻的字和通俗的说话,可不是她这类刚识字的十岁孩子能看懂的。

杜锦宁明显也晓得这一点。她先给杜云昌看了看手掌:“我的手很洁净的。”说着,这才拿起书,坐到中间一张椅子上。

他皱了皱眉:“我这里倒是有一本《史鉴》,不过是前两日才从我同窗手里借过来的,承诺了抄完就还给他。这书我不能借你。你要看,等我抄好后再看抄本吧。”

“好的,相公。”章氏和顺地承诺一声,转头对杜锦宁笑道,“宁哥儿快去吧,你四叔等你呐。”

这西厢是大房专门留出来给杜云昌读书用的,摆放了一张书案,一个书架,墙上挂着书画,安排固然简朴,倒也算高雅。不过书架上的书并未几,不过是寥寥二十多本。想想当代册本的高贵与匮乏,杜锦宁便了然了。

不是他吝啬,实则是册本金贵,如果这本书被杜锦宁弄脏弄坏了,他想赔人家一本都难;并且有了这事,今后他想再借书就难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