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奇遇手记篇 (6)[第1页/共4页]
可骇系数:★★★
朱介如说,他曾因中暑昏倒,不知不觉俄然来到一个郊野中。这里冷风习习,非常利落温馨。他见四周无人,也不知身在那边。这时,远远瞥见前面走着数十人,他便跟从他们一起走。到了一处官衙,只见殿宇弘大宽广,摆布都有长廊。一些吏役正在驰驱繁忙,像是驱逐大官升堂办案。
大话歪批
莫雪崖言,有村夫患疫,困卧草榻,魂忽已出门外,觉顿离热恼,意殊自适然,门路都非所曾经,信步所之,偶遇一故交,相见悲喜。忆其已死,忽自悟曰:我其入冥耶?友曰:君未合死,离魂到此耳,此境非人所可到,盍同旅游,以广见闻?因随之行,所经都会乡村,都不异人间,来往扰扰,亦各有所营,见村夫皆目送之,然无人交一语也。村夫曰:闻有天国,可一观乎?友曰:天国如囚牢,非冥官不能启,非冥吏不能导,吾不能至也。有三不偶鬼近乎天国,君能够往观。因改循岔路,行半里许,至一地,空旷如墟墓,见一鬼,状貌如人,而鼻下则无口。问此何故,曰:是人生时,巧于应对,谀词颂语媚世悦人,故受此报,使不能语。或遇焰口浆水,则饮以鼻。
典范溯源
大话歪批
催命鬼做了庸医、妓女,饿鬼大半做了县令,老百姓可要倒大霉了,骂得好不痛快淋漓!
可骇系数:★★
有疯丐,名金蛮子,挈妻丐食于吴,投止十王殿左廊下。一日,乞于繁华家,归而痛哭。妻问之。曰:“人生等七尺耳。彼餍膏粱,衣文绣,日拥娇妻美妾觉得乐,而我寒馁若此。何狠心阎老,不公一至此哉?”已而仍宿廊下。见十王召之入,曰:“尔勿怨,吾为尔易之。”命鬼判先易其舌,曰:“是当日将军曲良翰用以啖驼峰炙者,尔易之,则山珍海错,可长饫矣。”又易其肩背,曰:“是当日昭王被青凤毛裘者,尔易之,则鸾封艾带,可长御灸。”并命易其下体,曰:“是当日汉帝入和顺乡,占三千粉黛者,尔易之,则蛾眉螓首,可长拥矣。”疯丐大喜,伸谢而出。
一夕,闻殿上人声鼎沸。李起窥之,见灯烛光辉,胥吏辈两班祗候;紫面赤髯,峨冠而带者,捧册侍立东隅。亡何,王者冕旒出,次第参谒。王曰:“三十年不稽鬼箓,恐滋积弊。今当细核,毋稍隐纵。”紫面赤髯者即捧册上呈。随有荷枷带锁辈,由东廊鱼贯而进。唱名毕,偃蹇从西廊出。继点勾魂簿,唱名再四,无一人应者。王曰:“催命鬼八万七千,何无一人在?”紫面赤髯者上前启白曰:“奉后殿转轮王命,俾男者为医,女者为妓,尽托生人间矣。”王愀然曰:“勾魂摄魄,冥府自有定限,使若辈流毒天下,恐投到者无已时也!”又点饿鬼簿。即有一胥吏趋前跽禀曰:“前鬼门关守者,失于防检,诸饿鬼乘机逃去,今尽偷生阳间。”王问:“在阳间作何事?”曰:“大半作县令。”王曰:“若辈埋头肠狱,空腹垂千百年。今一得志,必至狼餐虎噬,生炅无噍类矣!”胥吏曰:“请仍押回可乎?”王沉吟久之,曰:“此亦大费事。能忍饥者,听之;倘饿吻翕张,重者削其禄籍,俾子孙窜入卑田,轻者降作冷官,使冻饿毕生,还其秘闻可也。”李伏隙以窥,不觉失声大笑。一时灯烛尽灭,殿上绝无声响。
典范溯源
典范溯源
出处:《阅微草堂条记》
李君名堡,吾乡名进士也,任甘肃会宁县令,改补安庆府学传授,孑身到差。而前任眷口未归,暂寓十王殿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