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代鬼故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3章 与鬼斗,其乐无穷:捉鬼降妖篇 (3)[第3页/共4页]

典范溯源

丁卯夏,张氏姑妇同刈麦,甫清算成聚,有大旋风从西来,吹之四散。妇怒,以镰掷之,洒血数滴渍地上,方共检寻所失,妇倚树忽似昏醉,魂为人缚至一神祠,神怒叱曰:泼妇乃敢伤我吏,速受杖。妇性素刚,抗声曰:贫家种麦数亩,资以活命,骄阳中妇姑辛苦,刈甫毕,乃为怪风吹散,谓是邪祟,故以镰掷之,不虞伤大王使者。且使者来往,自有官路,何故横经民田败人麦,以此受杖,实所不甘。神瘫首曰:其词直,可遣去。妇苏而旋风复至,仍卷其麦为一处。

可骇系数:★★★

厥后陈鹏年向邻居们探听,才晓得几个月前村庄里公然吊颈死了一个妇人。

句容有个叫殷乾的捕快,捕贼很驰名声,常在夜里暗藏在埋没处抓盗贼。

陈公鹏年未遇时,与村夫李孚相喜。秋夕,乘月色过李闲话。李故寒士,谓陈曰:“与妇谋酒不得,子少坐,我外出沽酒,与子弄月。”陈持其诗卷坐观待之。门外有妇人蓝衣蓬首开户入,见陈,便却去。陈疑李氏戚也,避客,故不入,乃侧坐避妇人。妇人袖物来,藏门槛下,身走入内。陈心疑何物,就槛视之,一绳也,臭,有血痕。陈悟此乃缢鬼,取其绳置靴中,坐仍旧。

钉鬼脱逃

一天早晨,殷乾要去某村,路上见一小我手里拿着绳索,在他的前面急仓促地向前奔驰。他猜测此人必然是个盗贼,就尾随于后。那人到了一户人家,翻墙出来了。殷某想:逮住他献官,一定获赏;等他出来劫了他,必得厚利。

酒菜散后,殷乾从原路返回,天还没亮,他闻声背后有簌簌的声音,转头一看,是阿谁拿绳索的鬼。那鬼骂道:“我去引阿谁妇人吊颈,与你何干,你却破了我的法!”就扑过来抓殷某。殷某一贯胆量大,便与那鬼对搏起来,拳头打到的处所又冷又腥。天快亮了,拿绳索的鬼垂垂不支,而殷某却越斗越勇,一把将鬼拖住不放。这时,有人颠末,见殷某怀里抱着一段朽木,口里还在喃喃地骂,上前细看,殷某才仿佛梦醒,放开手,那段朽木掉在地上。殷某大怒:“鬼附在这块木头上了,我毫不饶这块木头!”到家后,他便用钉子把木头钉在廊柱上。每天夜里他都能听到哀泣声,仿佛很痛苦。

可骇系数:★★

典范溯源

婺源汪启明,搬家上河之进士第,其族汪进士波故居也。乾隆甲午四月,一日,夜梦魇很久,寤,见一鬼逼帷立,高与屋齐。汪素勇,崛起搏之。鬼急夺门走,而误触墙,状甚狼狈。汪追及之,抱其腰。忽阴风起,残灯灭,不见鬼脸孔,但觉手甚冷,腰粗如瓮。欲喊集家人,而声噤不能出。久之,死力大呼,家人齐应。鬼形缩小如婴儿。各持炬来照,则所握者坏丝绵一团也。窗外瓦砾乱掷如雨,家人咸怖,劝释之。汪笑曰:“鬼党虚吓人耳,奚能为?倘释之,将助为祟,不如杀一鬼以惩百鬼。”因左手握鬼,右手取家人火把烧之。腷膊有声,鲜血迸射,臭气不成闻。迨晓,四邻惊集,闻其臭,无不掩鼻者。地上血厚寸许,腥腻如胶,竟不知何鬼也。王葑亭舍报酬作《捉鬼行》纪其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