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苍狗流转几个秋(上)[第1页/共3页]
这等出使迎娶和亲公主、在皇上面前表示的好机遇,两派怎会放弃?
“殿下不愧是天家贵胄,目光所及实在高远,我等佩服!”
为了这事情,上至御史大夫下至浅显御史台属官,不晓得多少人在朝中参了他多少本鄙视法纪的折子。
孟惊羽长身立于阶下,神采安闲,侃侃而谈道:“回父皇,儿臣的确有事上奏。现我大楚境内海上流寇尚不敷惧,然南边齐国,西方周国近年来倒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虽在明处无大行动,但据我朝暗探多次来报,这两国内里暗潮涌动,似已有连横之势,不成不防。”
朝元殿内沉寂半晌,两旁摆列整齐的大臣眼观鼻,鼻观心,手托笏板,俱不言语。
孟惊羽一挑眉:“边走边说。”
而后又有几名大臣邀他外出一同议事,被他不耐烦的以筹办出使为由打发了,待客气结束,日头已近三竿。
孟惊羽一听明显是非常欣喜,赶快回道:“儿臣愿出使梁国!”
孟惊羽刚出了外层宫门,便有主子迎上:“殿下。”
“......”
另一人引经据典,滚滚不断:“鸿胪大夫才是此言差矣。我大楚乃以礼立邦。古礼有言,长幼有序。大殿下乃是我楚国本朝中的第一名皇子,加上此时髦未立正妃。循礼而言,必然是大皇子殿下出使才可令朝臣百姓心折口服。”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条忌讳都犯了的孟惊羽明显不是一个营私守法的好榜样。
身着九爪金龙十二章纹广袖朝服的中年天子端坐上首,英眉朗目标模样模糊可辨,想来年青时候也必定是个芝兰玉树的风华好少年。只可惜现在隐在垂下的十二旒龙冠后,看不清楚神态。
本来正在争辩的这两人恰是九卿当中的主管诸侯列王事件的大鸿胪卿以及主管皇族宗室事件的宗正卿。二人都是从二品官衔,自是谁也压抑不了谁。二人辖内事件多有重合之处,加上又分属两党,平时争辩起来更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父皇,儿臣能够请缨出征!”
不一会儿,孟惊羽便至府门。
大鸿胪卿这话说的火药味一下就浓了很多。
公然,楚帝听了今后当即回道:“领军出征可不是小事,你先别说大话。要知我楚国劲旅毫不成草率,只要真正具有将帅之才者方可当此重担。不过,你也别怪朕不给你机遇。刚才宗正卿和大鸿胪卿会商的这件事已经争辩多日也没个成果。朕看,就你去吧。如你将此事办好,父皇今后便再考虑你本日请兵之事。如何?”
楚国文人多,百官当中更是不缺文臣,若要论起咬文嚼字绝对是一个比一个短长。
大楚一国法规严明,楚京当中非为公事者,皆不得在城中骑马或是行走于官道。
“可不是!再说那梁国也不是甚么好相与的,他们地贫人乏,环境艰苦,怎会不对我朝心存贪念?”
以是,在楚帝显而易见的放纵下,再没有人来管这一摊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司。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些个官道每一条修得笔挺平坦,又没人挡着,走的就是比别的快很多。
天子轻咳两声,阶下众臣听闻顿时温馨下来:“惊羽,此事既是你提出来的,你又有何良策?”
大鸿胪卿听了今后较着不平气,见那宗正卿终究说完,立马接口道:“若要论起立妃,大殿下已有三位侧妃。梁国公主身份高贵,必不肯下嫁。而二皇子殿下此时虽已过弱冠之龄,府中却未有一妻一妾,和那公主殿下自是更加班配,那公主当也是攀附的起的。”
当世时价乱世,四国鼎立,分庭抗礼。各国虽多数励精图治,但是国力却所去未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