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他转性了[第3页/共3页]
听他真的恼了,秀兰忙忍住笑劝道:“瞧瞧你这鄙吝的劲儿,堂堂一国之君,富有四海,竟然还跟臣子计算这个!你说你一应吃穿供应都不缺,内库里存着那么多钱做甚么?治河是闲事,若真的能解了水患,今后河南等地都不发洪灾,也就不需求朝廷施助,还能收上来赋税,这不比你眼下花出去的这一点划算多了?也算是一本万利吧!”
“陛下此言未免有些公允。”敢说这话的人,不消想也晓得是王恕,老先生七十多了,又教诲过天子读书,以是甚么话都敢说。“若然国度取士都取的是些不通实务之辈,则国度早已动乱不安,何来面前之乱世?科举取士,取的本是熟读经史之人,能通经史者其资质、恒心、毅力必定远超凡人,待履职以后,再按需修习各种实务,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终究天子并没有措置白昂,而是又把他扔去了开封治河抗洪,同时内阁保举了郎中娄性同去帮手。天子把秀兰的建议细心考虑了一下,在见内阁大学士的时候,跟他们提了一提。
“如何没有费钱的处所?不说别的,陵寝也该开建了。”
“陛下,依臣之见,这河工一事首要并不在人。”兼管户部的高超镇也说话了,“去岁白昂曾上奏请从山东东平至青县开凿十二条月河1,可将河水分流引入山东大清河与小清河入海,以便在有更大大水到来之际派上用处,制止淮河道域再发水患。此议本是虑及深远之计,何如国库自对鞑靼用兵以来,又经连番治河,实在是再无余钱可供利用……”
她说的也有事理,但是天子想想要拿本身的钱出来,不免还是肉痛:“这笔钱我如果出了,内库可也就差未几空了,我们再想做些甚么也难。”
然后又过了不久,北平布政使的奏折送到,言说北平大旱,已经连着三个月未曾下雨了。
天子就嘲笑了一声:“是啊,学子们都宣称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内心头还不都是想的‘习得文技艺,货与帝王家’?若然这门科目于进学考科举进而为官无益,又哪肯花这个工夫去学?因而朝廷开科取士,取来的就都是这么些不通实务、利欲熏心之人!”
……,这有甚么好急的?秀兰决定转移话题:“那么你们最后只说了拨款的事,没有再提培养提拔专门人才么?”
天子哼了一声:“你就帮着外人来哄我吧!”
到此时罗严也不能不说话了:“陛下,白昂也是进士出身。”以个例对个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