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大炮换棉花[第2页/共2页]
不参合任何权势之间的争斗,只是闷声发大财。
他重农抑商的思惟很重,因为长年批示军队兵戈,他天然清楚火线断粮时候的哀思。
阿谁时候没充足的军粮但是要命的事情。
而在青州,萧铭一向压着给楚地的火炮。
刺刀不过是底部做成筒状,通条不过是一跟铁棍,油纸包枪弹就更简朴了,只是拿油纸提早将枪弹和火药异化包扎起来。
得知为了弥补官庄的收成,萧铭从外埠买回粮食,他终究放心了,起码萧铭还没有昏了头。
“只是如此,魏王又该不欢畅了,传闻魏王在金陵城没少抱怨殿下。”
本年除了青州所属的官庄,萧铭和庞玉坤还建立了数个仆从莳植园。
明天在持续在车床工坊,兵工坊,东西司,火药坊转了一圈,他把本身的要责备部下达。
“这个自不去理他,魏王一贯和楚王反面,我们卖给楚王火炮,他天然不欢畅,现在这类环境下,我们不需求参与诸藩王之间的冲突,相反,操纵他们的冲突摆布逢源卖军器才是正道。”
“殿下,楚王的商船到了,传闻带来了棉花种子,不过……”
不管是刺刀,通条还是油纸包弹药,这三样东西都是属于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缺的不是技术,只是一个点子,或者说是经历。
开初李开元前去楚地,楚王一开端天然不承诺将棉花种子给萧铭。
萧铭正在撰写关于练习燧发枪军队的课本。
二人一起说着到了船埠,萧铭同时差人去兵工坊,将制造出来的三十门火炮给楚王的船队送去,同时将棉花种子卸下。
阐发了一遍大渝国的情势,萧铭决定采纳二战期间美国的伶仃主义交际。
“殿下这话倒是不错,魏王不欢畅,那就再买一些火炮归去,数量多了不便能够了吗?”庞玉坤说道。
(未完待续。)
虽说萧铭已经和他打过号召,但是牛犇内心还是有些游移,因为在他看来粮食才是最首要的。
正因为这个,他才编写课本,筹办对青州军将领停止战役讲授。
也恰是基于这个启事,萧铭才大胆开辟莳植园,在他打算里,青州是以大宗商品贸易为根本的,粮食自给的同时,还会采纳大量采办储存的战略。
如果棉花此次胜利在青州莳植,今后青州就不必担忧棉花的来源题目,今后不会再遭到楚王的掣肘,影响青州纺织业的生长。
这棉花一送到官庄,牛犇就带着兵士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