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欲图不轨[第3页/共3页]
※※ ※※
在如果稍稍放宽披甲率,那么这些甲具,足可武装十八万人的雄师!
在开皇年间,先帝曾在各州县广建黉舍,可到了暮年以后,先帝又以为黉舍多而不精,故命令拔除处所统统黉舍,只保存京师国子学。
李渊此时,已是面色清冷。他认得此人,名为杜从旭,此时正任职礼部员外郎。虽是出身于京兆杜氏的旁系,却与杨玄感一党,是后者的靠近之人。
这能够设备两军的墨甲,如果能售卖出去,当可支出数千万贯的银钱。可相较于楚国公府的家财,另有今后能够的风险,却不值一提。
而当明天子,亦顺从先帝之政,至今都未规复处所学政。以是现在国子寺与太学的门生名额,普通是从各郡州的私学中提拔。
李元吉怒瞪着眼,他虽年纪未至,还不到进入国子寺的时候,可一样也是气愤不已。
杨玄感苦笑着,一声感喟:“你说的营私舞弊我承认,通敌卖国这四字,杨某却不敢当。这些墨甲的买家,来自西南,并非我大隋之敌。且一样的事情,许国公家也在做,为何我就做不得?叔德你可知比来几年,宇文述之子宇文明及,将多少墨甲售于东西突厥?整整两万尊!”
“段尚书那边,倒无需担忧。”
此时幸有山长李孝基在弹压,诸人虽是骚动不已,却还能勉强保持着次序。
而自杨素掌权以后,李氏族中更是少有人能在朝中位列三品。
而武功李氏,作为陇西李氏承认的分支,固然是关西将门一脉,可族中私学也办得不差。特别是李孝基接办以后,微山堂已升入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