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浮生・宣华录》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第2页/共4页]

内江之水悠长,连绵数千里,自北而南来。经流羊马城西,津润河岸柳堤。柳发新芽如绿花,点点沐东风摇漾。长亭驻马,饲草待归家。

平平平淡的情。

“九儿封了尚宫,怎的不高兴?”妙音左捏一盘椒香胡豆,右拎一壶夜郎美酒,跌跌撞撞地高傲堂长席摇摆至偏台圆桌,撞见角落里独饮的符儿,便靠近前去言语:“难不成见你二姊姊走了,这般不舍?那如果明日我也随李圣天远走高飞,九儿岂不得哀思欲绝?呵呵,哈哈……”

符儿酒量尚好,虽喝酒十斛,却还是复苏:“犹忆下山之时,神女点绛,你我姊妹通达。姊姊有言:‘出离神山,永不回返!’其豪言壮胆,至今缭绕九儿心间。但是世事情幻,谁料一贯内敛之二姊姊竟愈发勇敢,当机立断,单独随那段世子连夜返往大理去了。可惜我姊妹四人,未相分袂,便已是天涯永久。但求来世有缘,再相聚廖叙。”

画中之人符儿认得,便是那人小鬼大的刘小娥。不幸小娥子忠心护主,惨死于六鹤殿前,却只能埋首在这荒山野地,实在令民气寒。可转念一想,这人间尚且有人挂念小娥,且将此份眷恋用心抹藏在这一幅小像里,活脱脱勾画出一张小巧精美的鸭蛋小脸,如同小娥子立于面前,还是说着些不着边沿的可儿小语。此景可叹,此情可羡矣!

会同殿上,金光鎏彩,象牙搭台,长毯缀锦,桌宴全开。席间笏板交叉,铠甲披红,果蔬荟景,珠玉盈充。斗酒千尊,相敬各路忠勇;舞姬千面,来谢四方文翁。

刘莲心忽而哽咽:“偌大的宣华苑,符尚宫乃是头一个问起艳娘旧事!”说着便表示符儿前行,两人徐行至漪兰宫后园。眼望着一座新起的环形巨冢,刘莲心感喟道:“这统统都只怪于我!当初若不是因家中一些变故,艳娘断不会与我一道远嫁入蜀,更不至客死他乡,‘病葬’于此,连个追谥名分竟也全无。”符儿少见刘莲心有这般感情宣泄,知其内心处于极度脆弱之际,反过来安抚道:“昭容娘娘之哀本来七分报酬,两分偶合,一分天意,姑姑毋须过于自责!”

符儿道:“娘娘大义,小娥大勇,皆是因生逢乱世、身不由己。比方你我,纵有百般不肯,仍旧以一己之力维系着飘摇乱世,力之所及,方可接受;情之所予,只为心安。”

会同庆功宣华宴青冢祭拜坟头奠

即言芊娘,符儿沉重而安然:“本日卯时,皇上令人燃烧七宝楼,彭氏芊娘已死!”

安眠安眠。

“臣代父领命!”朝堂之下立着一名玉带小子,此乃安思谦宗子安守范,小小年纪,已承家父风韵,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子豪气。

符儿猛地捉紧妙音手臂,杯中之酒倾了一半:“姊姊明日果然要走?”

途谜中,偶入一片荒凉,只要桃花朵朵情愿妆点。绣鞋轻踏,却见泥湿土滑,忙寻草间揉擦。跃过溪涧,但有鸟鸣;横过绿苔,只闻雀鸦。疾行土丘上,企图寻个坦途,乍现面前,原是深坑如盆,狼籍如野,腐臭如渣。将心作呕,恍然大悟:身之所至乃“野狐落”,目之所及乃“宫人斜”,脚之所踩便是--坟头土包一座。

轰轰烈烈的收场

安温馨静的离。

会同鼓乐,扇舞缤纷。一旬浊音渐隐,朝中“顾命三老”拄杖近行,奉酒樽于少君,请愿归隐。太傅大人赵廷隐笑眼盈盈,称崇韬、崇祚二子得蒙皇上垂爱,感激涕零。太保大人赵季良勉强应和,只言“年龄已老”如此。唯有顾命大臣王处回,一把鼻涕一把泪,屈膝蒲伏于地,但求皇上开恩,赦免其子德筠极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