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页/共3页]
脾气和来本性缓,
“好哇!本来是你两小我精!”符儿顶着微微狼藉的发髻打趣着。“如何?那么都雅的凌云髻不梳了,倒是改成小丫头的双平髻,看着还是一副长不大的模样!”辛宫娃用心调笑着。
符儿不由被刘小娥身处夹缝中,心肠却如此透辟敞亮所动容,胸中模糊有视为知己之意,遂又摸索道:“那小娥mm的心是向着莲心姑姑多一点还是花蕊夫人呢?”
行至降真亭,小宫娥忽地收敛了态势,诚惶诚恐地拉着符儿从速蹲下,隐在池水边一丛低矮灌木背面,一边窥视着池对岸,一边似模似样地警告着:“瞧,圣上正去漪兰宫的路上,你我还是避一避风头再走。”
符儿并不称奇,内里八卦因自有参与,只是不便与小娥说道。不过经小娥细述刘莲心各种,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不知而后是应相敬还是相离。
辛宫娃嘲笑道:“如你这般一棍子打死一片,谁奇怪给你好果子吃!?符娃子,知者又如何?知而慎言才是安身之本、为官之道。”
符儿恍然大悟道:“我正猜疑你个小宫娥怎就晓得皇上的仪仗是往漪兰宫去呢。”刘小娥对劲道:“这有甚么难的?小符姐姐定是没听过‘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东风。’”
刘小娥“噗嗤”一声笑道:“装胡涂呗!正如我本晓得符儿姐姐对着莲心姑姑不痛快,却假装毫不知情地在你面前说了姑姑这很多好话,姐姐不但不恼,还来问我如何才气不恼,姐姐这是胡涂,还是胡涂得不敷呢?”
山非山,水非水,
符儿离了晴鸾阁回静云轩时也只带了梯己的三件宝贝。褪去作长宫女时量身裁制的华服衣冠,一身素雅地朝熟谙的轩门走去。
“符娃子!”左髻又被狠狠地拉扯了一把,符儿逆行而右视,蓦地发明藏身于后的辛氏与躲在院门边咯咯傻笑的耿氏。
大化小,小化了,
山至刚,则易摧,
符儿仔谛听着,暗里揣摩恐是因令箴一事扳连了花蕊,不由得感喟一阵。等候大队仪仗通过,刘小娥复又领着符儿持续北行。
走了好几步,符儿毕竟寻觅到一处不那么夺目标物件,倒是那廊柱上乌木雕刻的诗语:“云披分气象,黛锁并楼台。”
符儿紧着问:“这么小年纪怎的也被选进宫里来了?”
小宫娥风雅道:“此前看小符姐姐一幅闷闷不乐的模样,害得我这一起上都不敢等闲号召。我没驰名字,大师都叫我‘刘小娥’,虚岁十一,前几天赋配与花蕊夫人。”
“那这句‘好把身心平静处,角冠霞帔事希夷。’又有何来源?”符儿指着廊柱后厅门边的一句问道。小娥仿佛不消想,出口便道:“这是小徐太妃题咏金华宫诗语。太妃青城人士,亦封花蕊夫人,赐赏金华殿,提及来与里屋的花蕊夫人还是亲戚!你说这奇或不奇?”
山是水,水是山,
山是山,水是水,
符儿撇着嘴道:“看来你们两个甚么都晓得了,却忍心来看我笑话,显得太不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