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找上门的生意[第2页/共2页]
柯昭点点头:“好了就好了,侄女儿本日来,是为了卖这蟋蟀笼子?”
李花儿礼道:“多谢柯掌柜的惦记,我现在已经大好了。”
就是说一百文钱换一两银子。
柯昭叫她的这声侄女儿,明显是因着李大而来。
是以,柯昭摆摆手,正要安抚李花儿两句“无妨”的时候,却见李花儿抬开端,当真地笑道:“柯伯父说的东西,侄女儿还端的晓得要如何做。”
只不过,凭着之前柯昭与李大的那点子交谊和打仗,让柯昭感觉李大不是那种背信弃义,置父母妻儿不顾的人罢了。
而现在一个蟋蟀笼子人就要五两银子收也罢了,还要木陶瓷金银玉各一个,凑成七个一套。
公然,柯昭闻声李花儿同本身说的坦诚,就笑道:“大侄女既然如此说,我也与大侄女说个实话,你手中的簸箕与筐,编的虽好,却卖不出好代价去,平常百姓家,得用就行,那里用得着这么详确?卖三十文四十文,无人买;卖十文二十文,又糟蹋了大侄女的技术。”
以是,柯昭笑着转了口气,提及了闲事:“大侄女编的这些东西,筹算几个钱卖?”
李花儿脸不红心不跳地扯了个不着边沿的大话。
李果儿给吴家洗一次衣服,二十件,三十文,还要本身搭上草木灰呢。
这位胖掌柜,就是南北杂货的老板柯昭了。
李花儿点点头:“是,小女儿现在已经病好,天然要想些谋生,才编了些小物,厚着脸皮来寻柯伯父了。”
平凡人家,省着些花用,二十两银子能过一年,即使李家姐妹二人现在没地出粮吃的,二十两银子也能买很多粮食了
方才那野山鸡,占得个“凤凰”的名字,卖了三十两,于李花儿而言是天大的运气砸在了脑袋上。
柯昭对李家的事情也略有耳闻,他惯在买卖场行走的,察言观色最有一套,是以一见李花儿的神采,就晓得这小丫头并不喜好别人谈及父亲的事情。
到底李花儿不是李大,有过那么大的缘法。
现在米价,一斗才八钱。
方才柯昭问的时候,李花儿的脑海中,还端的闪现出了很多这类东西的模样。
能三十两买个山鸡,天然也能大代价卖堆蟋蟀罐子,真正的玩家眼中,钱不首要,可贵的就是看得入眼。
李花儿笑了笑,并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