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重剑无锋[第2页/共2页]
早有一人递过一管羊毫,李二取在手上,也不蘸墨,在纸上试了试,“这笔太软,换个硬的。”
这些人都是写字写了一辈子的,向来没有见过如此这般誊写的,苏轼如有所思的说道:“公子的誊写境地我也不甚明白,为何要把纸团塞进笔管?”
那里想到接下来的所见更是匪夷所思。
羊毫没有了笔头,只剩下光秃秃的竹管儿,当然不能够蘸墨,李二把纸团塞进笔管是筹办以纸来吸墨的。当然不能这么说,还要讲出一番大事理来:“纸笔纸笔,纸与笔本是一体,要融会一处才气达到纸笔合一的大境地。”
世人一看这姿式,几近惶恐的颠仆当场,固然这美满是庄稼汉劈柴的架式,却没有人思疑名闻天下的李二真的不会写字。
以羊毫誊写,执笔的姿式是很讲究的: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包管笔杆不会拖落;中指在食指上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阐扬把笔往里钩的感化;知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感化;小指附在知名指的指肚下部,帮助知名指把笔往外推。这就是前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
世人只当是李二说的客气话,“过谦了,过谦了,速速写来。”
世人立时大笑:“驸马爷果是趣人!”
苏轼是书法大师,抱着学习的态度想看看李二的书法到底是刚烈道了何种境地,旁人见李二不断的换笔,也纷繁凑上前来,围拢成一圈。
看有人讽刺,罗芊芊大风雅方的起家道:“李公子方才对我说他不会写字,各位信否?”
李二把桌子上铺好的宣纸撕下一小块,揉成纸团塞进羊毫,世人更是看不明白。
李二说笔软是本身底子就不会用羊毫誊写,想找个钢笔或者圆珠笔那样的;苏轼说的倒是羊毫里的软毫。
李二在手上再试:“还是太软,有钢笔没有?”
二人所言底子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公输班不会用斧,关云长不会拿刀,李才子不会写字,当世奇闻呐!”
又换一支,李二再试:“还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