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 70 章[第3页/共3页]
巨唐有本钱折腾,大夏可没这么薄弱的财力物力。
当然了,这条路也无益有弊,女皇就是有点用力过猛,在提拔出大量贤才的同时,也弄出了很多滥竽充数之人,厥后李隆基上位,免除了很多官员。
有着女皇的前事之师,杜云彤痛定思痛,感觉她果断不能走女皇的老路,巨唐强大,胡乱折腾也没甚么,哪怕出了安史之乱,前期还是能打到四周外族跪着叫爸爸。
动了中原,便得空顾及虎视眈眈的青州,青州离天启城并不算远,兵临城下也不过十来日的时候,天启城一旦有失,大夏朝便不复存在。
青山书不亚于后代的清华和北大,是大夏朝的第一学府,在那里建校,除了育学成才外,更能动员本地的经济生长,若能在颍水建校,将会完整改良中原之地的格式。
中原之地论繁华比不了江陵,论悍勇比不了北地和蜀地,论物产之丰富又比不得青州,若想活着家里站稳跟脚,可不是就死命生长农业,把控大夏粮仓了吗。
看着面前的男人对她深深拜下,杜云彤伸手拍了拍他的肩,道:“中原的将来,大夏的将来,看你了。”
郑勉盗用的治国策有多惊才绝艳, 马逐溪的反治国策便有多振聋发聩,郑勉开篇的冷傲,不过是给马逐溪当了垫脚石罢了。
一旦插手科举进入朝堂,江陵的高官也会多加庇佑他们,高官大贤,不过是时候题目罢了。
大夏朝本就处于风雨飘摇的期间了,不管做甚么决定都是要思虑再三的,如一艘破褴褛烂的船,行驶在波澜澎湃的大海里,谁也不晓得,下一个巨浪打来,这船还能不能撑得住。
将马逐溪的事情详细奉告秦钧后,又忍不住多写了几行字:就不能先对李晃身后的郑氏脱手吗?
粮食红线不能动,哪怕捐躯中原统统的统统,都要包管粮食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