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汉》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附录12:《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二——葛三[第6页/共7页]

太祖自塞外返,至沮阳,大宴幽州诸功臣、两千石,兼会州牧刘虞。虞自虑荏弱,遂委州政于太祖。

太祖履天子位凡二纪,禅于太宗仁天子,自为太上皇,日以戏猫为乐。居十年,崩。葬泰陵。庙号太祖,谥曰“武”。

绍自清河、平原东逃,仲春,至黄河口蓼城。见朱灵、太史慈率辽东船队渡海而至,围蓼城甚严,心力交瘁,死于城上。攸等皆降。沮授闻绍死,他杀,绍子谭奉邺城降。

太祖开府,拜韩当为卫将军属司马;吕范为卫将军长史;娄圭、戏忠为卫将军处置中郎,王修、枣祗为卫将军令吏,魏越为领官骑。时河内屡遭匪患,闻太祖至,盗贼窜匿,士民鼓励,沿途见白马辙箪瓢迎之。太祖素闻河内司马直有贤名,即往访之,相谈甚欢。直荐张氏三子范、承、昭,及常林、韩玄、杨俊、王象、韩浩、方悦、郝萌、赵咨、司马朗等,太祖皆辟之。一时豪杰毕集。官寺当中,芝玉遍植;廨房以内,琳琅满目。太祖坐而观之,大喜曰:“河内英杰,尽入吾彀中矣!”

关中既安,朝廷以功赐太祖节杖,使统幽州塞内诸郡及中山、常山郡武事。仲春,太祖至范***知敌情,乃大发幽州五郡精骑,自率义从至卢龙塞。丙辰,灵帝崩。

七月,太祖闻董卓残暴,擅行废立,毒杀太后,乃于常山会盟,誓词讨之。河北诸郡守多至,公推太祖为盟主。田丰闻之往投,献策自并州取洛阳关中,太祖喜,拜为右智囊中郎将。遂以吕范留守,程普佐之,自将兵两万讨卓。时袁绍亦于酸枣会盟讨卓,中原诸侯多从之。陶谦于徐州会盟,淮扬诸侯多从之。卓闻之恐,有迁都关中之念。

中平五年,冬,大将军何进以信与太祖,言失兵权,或碍诛宦事,太祖闻之,自引私兵轻骑至河内,洛中北军、西园多太祖旧部,纷繁来谒。洛中寺人闻之,乃语于灵帝,以诏付司隶校尉张温,使其诏太祖入洛。及至,太祖悬剑于辕门,张温见而叹之,竟羞惭而走。十月,灵帝阅兵平悲观,终不能胜,进乃重掌兵权。

三年,中原狼籍,坚、操、备、表、术、布等,纵横交攻,民不聊生。太祖在河北,兴业殖产,移屯民为编户,民多乐之。秋,以公孙越、公孙范两路出塞,会猎鲜卑于阴山,俘两万余落,斩首万余,轲比能远窜漠北,今后漠南无单于庭。

太祖居广阳,闻凉州几次,傅燮殉难,常自喟叹。稍倾,冀州刺史王芬以许攸为使,言废立之事,太祖怒而斥之。及攸走,太祖临银河而叹,摆布或知其意,俱劝:“天子昏乱,遂令君侯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敷自守,幽州乡里被君恩德,愿必从之。当安居广阳,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太祖大叹:“天子固昏,然关西之乱,傅南容何辜?王芬之悖,冀州百官何必?兼两地黔黎,固多缠累,当有所为。”摆布遂止。

四月,太祖三行表于南阳,谏汉帝回御长安,冀其但愿于万一,然终无所得,不得已遂发兵。曹操刘备,亦联兵拒之。曹操操兵,刘备备粮。

四年,于邺城漳水畔筑铜雀台。

至玄月中,战愈酣,辅弼吕范宗子扶死于战中,太祖闻之不言。时仁天子未加冠,与诸近侍皆劳动于白马,翌日皆充入官渡,摆布皆慑伏。忽闻关羽白衣渡江,取下邳,破周瑜。操闻之大惊,以无胜机,乃行险纳黄盖策,遣其诈降,自将八营设伏于乌巢,又遣七军匿行往袭邺城。太祖洞悉其谋,反击而破之。北行七军,匹马无返。乌巢九营,死伤枕籍。曹刘名将,寥落殆尽。操无法弃官渡南遁,为吕布所卖,自刭于宛城白门楼外。太祖于许闻之,如丧肝胆,痛彻心扉,委中原全权于吕范,自返邺城。汉帝闻操亡,南走江夏。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