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汉》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附录12:《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二——葛三[第4页/共7页]

太祖往葬宽王屋山下,已毕,自北返辽西,常林、韩浩自请从之。遗卫将军印绶于洛,灵帝遣使追而与之。凡三次,乃受。行至赵国,流民多识白马义从,遂尾侍从之,至于逾万。太祖不忍弃之,分义从护之缓行而北。至广阳,从者愈多,太祖虑其老弱者众,不耐辛苦,遂改至昌平屯田,于其地立卫将军府、白马义从驻地及私学。与吕范以下皆自劳作,骈手胝足,夙兴夜寐。按捺豪强,清丈田亩,查察隐户,编练什伍,三年而其地大兴。名流沮宗、杜畿、京泽等,俱往投之。

太祖自塞外返,至沮阳,大宴幽州诸功臣、两千石,兼会州牧刘虞。虞自虑荏弱,遂委州政于太祖。

四月,丘力居子楼班引鲜卑轲比能一万骑往攻柳城,太祖大破之,斩楼班。乌桓王裔断绝,遂迁其各部,建辽西三卫,编户齐民,各施奖惩。乌桓自是归心,为太祖前驱凡数十年。

绍自清河、平原东逃,仲春,至黄河口蓼城。见朱灵、太史慈率辽东船队渡海而至,围蓼城甚严,心力交瘁,死于城上。攸等皆降。沮授闻绍死,他杀,绍子谭奉邺城降。

中平六年正月,太祖知贼挫于陈仓,月余不能下,粮尽思退,遂整军至陈仓东立营。时吕范急信至,言幽州乌桓、鲜卑反叛,隔断辽东,张举占管子城僭称天子,太祖默不过传。自与嵩、卓约贼首韩遂、马腾、王国等相会,定以明日交兵。临别赠信于遂,行反间之计。初十,以徐荣统全军马队,吕布领白马义从为锋,一阵而破贼,斩首逾万。又先遣韩当率两千骑断敌以后,驱贼至渭河。贼簇拥履冰渡河,冰破,陷死者数千。余众乃降,可三万余。幸运走脱者不敷万数。太祖以贼性恶而畏威,乃行十一抽杀之惩。锤杀贼首王国、李相如、成公英等。韩遂等隔河瞥见,肝胆欲裂,毕生不敢复东。事毕,太祖即委全军于嵩,携白马义从疾返幽州。临行,问将来于诩,诩曰:“君侯若迟至,可自冀州转河内;若早,何妨行于并州。”太祖然之。

太祖讨卓毕,回军长安,百官道迎,诏觐见汉帝。太祖乃于未央宫前鞭挞天下,数灵帝无道,阉宦祸国,公卿败北,世族虚假,豪强兼并,边将放肆,众皆愧,无敢抗者。太祖曰:“自本日起,鞭挞天下、抚士安民,我自为之!”。居长安数月,发《求贤令》,拜荀攸为后智囊中郎将;收董卓所铸劣钱,改铸新钱;度田查隐,按捺兼并;以工代赈,布施百姓;裁汰冗员,减抑军需。关中气象,为之一新。蔡邕女昭姬,素慕太祖,观新政,曰:“此真豪杰也!”乃夜奔自荐,太祖纳之,即蔡夫人也。

凉州既定,太祖分其为臧、凉二州,各设守牧。复南向征蜀,至汉中,太守张鲁孤身来归,太祖仍以其为守,以赵云领一军驻武都镇之。将欲复前,忽闻汉帝为杨氏所惑,弃公卿皇陵东行,虎贲中郎将京泽从之,太尉刘虞阻于腐败门,汉帝使侍中杨琦发矢杀之,遂逃南阳。太祖无法,弃蜀地而还长安。

关中既安,朝廷以功赐太祖节杖,使统幽州塞内诸郡及中山、常山郡武事。仲春,太祖至范***知敌情,乃大发幽州五郡精骑,自率义从至卢龙塞。丙辰,灵帝崩。

初,卓闻太祖将至,因而悉烧宫庙官府居家,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及太祖至茅津,卓亦至。太祖隔河赏格,曰杀卓者,赏令媛,封列侯,留全尸者,加赏十文。卓大怒,然终无能为,遂西入关。留吕布、贾诩守桃林塞,张济守蒲津,牛辅、李儒守陕县。太祖自渡河,策反旧部徐荣、张辽等,杀辅、儒。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