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汉》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附录12:《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二——葛三[第2页/共7页]

中平五年,冬,大将军何进以信与太祖,言失兵权,或碍诛宦事,太祖闻之,自引私兵轻骑至河内,洛中北军、西园多太祖旧部,纷繁来谒。洛中寺人闻之,乃语于灵帝,以诏付司隶校尉张温,使其诏太祖入洛。及至,太祖悬剑于辕门,张温见而叹之,竟羞惭而走。十月,灵帝阅兵平悲观,终不能胜,进乃重掌兵权。

七年,徐庶刺蜀功成,蜀地归降。时贾诩为辅弼,与太祖于铜雀台行七问七答,即后代所谓“铜雀问答”也,此大燕万世之圭臬,而诩凭此为千载之名臣。

太祖既覆绍军,分幽、冀、司、并、青五州为幽、平、冀、营、青、雍、司、并、陕九州,以公孙越、公孙范、程普、关羽等为牧。遂委战事于吕范,审配、娄圭、韩当副之。自携太宗仁天子北返巡查春耕。

关中既安,朝廷以功赐太祖节杖,使统幽州塞内诸郡及中山、常山郡武事。仲春,太祖至范***知敌情,乃大发幽州五郡精骑,自率义从至卢龙塞。丙辰,灵帝崩。

是日,绍军布阵,置马队残部于阵前,欲诱太祖陷之。太祖不为所动,反以身为饵,诱绍军前突,俟其阵散,以白马义从为锋,万骑突阵,一击而破之。绍军大溃,长史陈宫以下,战殁者无算。绍与沮授、许攸、郭图等,弃车夜逃,路遇魏越,攸以养寇之语说越放归。越回营,喝酒至醉,有怨怼之语。明日,太祖知越言行,大聚众将,锦杀之。

建安二年正月,太祖自将六万军往攻绍,羽亦率两万军往助。绍闻太祖来,弃广宗东走,太祖急追之。许攸献计于清河边界桥设伏,太祖正撄其锋,抱太宗仁天子安坐高台,观高顺伏盾重挫绍军,杀逢纪。绍军遂大溃,诸部各自远窜,多有降者。

初,卓闻太祖将至,因而悉烧宫庙官府居家,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及太祖至茅津,卓亦至。太祖隔河赏格,曰杀卓者,赏令媛,封列侯,留全尸者,加赏十文。卓大怒,然终无能为,遂西入关。留吕布、贾诩守桃林塞,张济守蒲津,牛辅、李儒守陕县。太祖自渡河,策反旧部徐荣、张辽等,杀辅、儒。

太祖自塞外返,至沮阳,大宴幽州诸功臣、两千石,兼会州牧刘虞。虞自虑荏弱,遂委州政于太祖。

绍自清河、平原东逃,仲春,至黄河口蓼城。见朱灵、太史慈率辽东船队渡海而至,围蓼城甚严,心力交瘁,死于城上。攸等皆降。沮授闻绍死,他杀,绍子谭奉邺城降。

朝议改元中平。

十一月,凉州贼十万入三辅,直逼长安。进以贼悍,非名将不成胜,乃雪夜过河往请太祖。感其诚,许之。遂拜太祖为将,诏发三河五校,整军两万余西讨。闻太尉府兵曹掾贾诩良策画,征为军司马,掌军律。五校阉宦后辈大半,闻太祖为将,咸恐。至函谷关,有赵忠族弟赵延聚将不至,太祖持节立斩之。军中震惊,遂使如臂指。至雍县,合皇甫嵩、董卓军,立营汧水。坚壁高垒,恪守不出,唯多发标兵日探贼意向。

太祖受命,践天子位,建元。诫群臣曰:燕基初肇,朕心实慰。厥登大宝,荣宠是极。一夫之身,复何加焉?伸谢诸君,沥血相随。十载兵马,死不旋踵。百僚有功,万姓有德。皇考皇妣,互助倾家。二师厚恩,授德授力。吾兄吾弟,不离不弃。吾敌吾友,砥砺相长。天命人成,人定胜天。三代统绪,克开厥后。秦疆汉土,无竞维烈。豪杰昂扬,豪杰振臂。成全中原,江山永续。英魂返来,魂兮请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